生活报11月23日讯 被亲大爷收养的养子、12岁男孩的父亲、年轻漂亮女人的丈夫、工作敬业的领导,贴上这一系列标签的人正是在哈市接连犯下两起楼道侵害女性案件的杨某,也是一个从7月12日起就被警方追捕的人。
11月8日晚,他再次在香坊区杀害一名女性后,第二天竟若无其事地正常上班,如常安排工作。见全城贴满告示找他时,他才悄无声息地潜逃,方向是山东,那里是他亲生父母生活的地方。
22日晚,警方将杨某押解回哈,虽然记者目前还无从得知他如此心狠手辣的原因,但通过他长辈、邻居、“发小”、同事的描述,大致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他。
家属区老人眼中他很内向:“以前就听他妈说他挺生性,不认亲”
香坊区某工厂家属楼,住的都是厂里的职工和家属。多年工作生活在一起,谁家有个大事小情,自然都能知道。22日,记者来到杨某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小区,门口处赫然张贴着警方追捕嫌疑人的告示。院里的居民似乎都知道了警方要找的人,就是他们曾经的邻居老刘太太的儿子,纷纷摇头说:“这孩子看着老实巴交的,没想到竟干出这么吓人的事儿来。”
因正值中午,小区内穿着厂服的人进进出出,记者上前拦住一位和杨某年龄相仿的男职工,一问,果然与杨某相熟,打小就在一个院里玩,“他小时候就内向,不爱说话,身材瘦小,看着总怯怯的,胆小,没想到竟干出这么大的事儿来,我们都不敢相信。”男职工临走又补充说:“可能是因为自己是养子的缘故,觉得大家笑话他吧。”
在院里,记者还遇到了已经退休的该厂书记和厂长,他们说认识杨某的母亲,当时干活挺认真的,“他妈妈带他去过厂里,感觉那孩子不爱说话,打招呼也不瞅人,挺内向的。”
在楼下,记者遇到了一位60多岁的阿姨,她是杨家的老邻居,“真没想到是这孩子干的,以前就听他妈说这孩子挺生性,不认亲。”老人挥挥手说,她与杨某的母亲以前是一个车间的,没事总唠嗑,“他妈对他伤透了心,但那是家务事,咱也难断清啊。”据她介绍,杨某是养子,杨某的父亲和母亲都非常喜欢小孩,便从两家的亲属中各领养了一个孩子抚养。杨某是父亲弟弟家的孩子,杨某的妹妹是母亲那边亲属的孩子,当时一家四口很让人羡慕。“可都一个厂子的,哪能瞒得啊,大人说话时没注意,孩子们就知道了,小孩之间闹着玩,这事就说开了。这孩子本来就内向,明白事儿后就更受不了了,越发不爱说话。”
说着,经过的老职工们也都停下脚步,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各自要的孩子难免有偏向,儿子觉得父亲对他好,母亲偏向,渐渐地矛盾就加深了,直到父亲去世,最后爆发了。”邻居们说,杨某父亲去世后,杨某觉得房产应该归自己,矛盾一触即发,就这样娘俩因争房产多次上法庭,关系进一步恶化。邻居们说,杨某家离养母家只有500米的距离,可很少看到杨某来看老人,后来老太太干脆卖了房产,回了老家。
邻居们眼中他很神秘:“没人知道他离婚,但感觉两口子很生分”
走进杨某家的楼道,记者和他家楼上楼下的几个邻居聊了起来。邻居们说,他家三口人,儿子12岁,“他家男的有正式工作,好像刚当上领导;女的比他小好几岁,没正式职业,长得挺漂亮,瘦高个儿,但总晚上上班。”“有时候能听见两口子吵架,挺激烈的,孩子吓得哇哇直哭。平时见面,男的有时点点头,女的几乎就当看不见。”邻居说。
“有几次我5点多起来倒垃圾,看到他媳妇刚回来,以为她上早市了,一看又不像,脸上化的妆挺厚的。”邻居们说,即使周六、周日也很少看见他们一家三口一起出门。大夏天的,别人都到院里乘凉,他家却总是孩子下来玩。天黑了,大人在窗口探出头喊孩子回去,偶尔能看到两口子说话,也显得很生分,有些貌合神离。
几位居民告诉记者,楼道杀人案发生后,警察多次到楼里了解情况,杨家总没人,根本敲不开门,后来听说他们两口子已经离婚了,“我们没人知道他们离婚,但离婚后还住在一起。”
得知杨某就是楼道连续杀害女性的嫌疑人后,邻居们震惊之余不免后怕。一位中年男子告诉记者,案发后单位通报了,妻子回来晚都得下楼接,“抓到了大家都挺高兴,但竟是我们的邻居,难以想象。”
“发小”眼中他不爱交友:“性格内向,话少,偶尔打打牌”
得知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发小”竟是最近多起杀人案的嫌疑人,王某直呼难以置信,还跟几个朋友反复求证。“我11月10日还见过他,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最后一起案发的第二天。”小王瞪圆双眼说:“那天我去他们单位办事,他当时还打电话布置工作呢,我取笑他升了官后工作更努力了,没看出异常啊。”
“离婚了?不能啊,我们都不知道,他挺爱他媳妇的。”小王说,从小到大,杨某都毫不避讳地跟伙伴们说,和他在一起的父母不是他的亲生父母,父亲是他大爷,他的亲生父母在山东,以后自己可能去找他们。“他从小性格内向,话少,很少喝酒,偶尔打打麻将和扑克,还得是熟人才玩,牌桌上的话比平时多一点。”小王说,虽然是“发小”,但是他们交往也不太多。因为杨某不爱交朋友,所以也没听说谁跟他关系特好。
提到11月10日与杨某见面,小王说如今想起来仿佛就在眼前。
同事眼中他很敬业:“8月份刚升官,是单位优秀工作者”
22日14时许,记者来到杨某的工作单位。据他的同事们说,杨某工作上很敬业,是单位的优秀工作者,今年8月刚刚升职。被提拔时,他已经犯了第一起命案。
11月15日,杨某没来上班,也没请假,领导给他打电话,电话关机。民警来调查,同事们这才有所怀疑,拿着《悬赏公告》对照,觉得特征和杨某很像,但都不相信传说中的“楼道杀人犯”是杨某,“我们都不敢相信,兴许不是他呢。”
有妻有子、晋升提职,看似顺风顺水的背后,杨某有着决裂的亲情和支离破碎的婚姻。他故意隐瞒离婚的事实,足可见他不愿让别人触碰这段隐私。截至22日19时,记者得知,嫌疑人杨某已被押解回哈,警方正在对嫌疑人进一步审讯。他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对无辜女性下狠手?真相将随之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