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4日讯 新政务服务中心位于市会展中心北侧,面积1.26万平方米,主要划分为2个办事大厅、6个功能服务区,设有基本建设、组织机构设立、经济综合“三个审批链条”和行政审批服务、政务公开、政府投资项目跟进监督、电子监察、公共资源交易“五大功能平台”。共进驻行政审批部门49个、许可审批事项448项、配套服务事项48项、工作人员206名,有办事窗口192个、首席代表办公室51间。
面积较大
建成后的新政务中心,由原有的800平方米,扩大到1.26万平方米。从全国来看,处于中上水平;从全省来看,是现有已建成政务中心中最大的,与大庆市相当。
功能较全
新政务中心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立足于为企业和项目服务。三个链条、五个平台的设立,涵盖了企业、项目涉及到的所有审批环节,特别是电力、通讯、银行等外地没有突破的关联配套环节,都同步引入。从全国来看,这种审批链条完整、配套体系健全的“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功能构架还不多见。
事项较多
新政务中心进驻的审批事项占全部事项的77.4%,8个分厅占全部事项的10%,合计集中办理的审批事项达到了87.4%。这一进驻比例,比号称全国最多的海南省三亚市还要略高。
流程最优
通过流程再造,不仅规范了审批程序,而且明确了各个事项的受理条件、审批依据和办事标准,并注明了网上审批和并联审批环节,做到了一个事项对应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对应一套软件,不仅建立起了“一窗受理、一站审批,运转顺畅、限时办结”的审批运行模式,而且实现了对每个权力的个性化监督。这种优化程度,负责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浪潮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做了全国70多个市、县的业务,没有一个超过齐齐哈尔!
时限最短
优化后的审批流程,既对办事环节做了最大化的精简,又对办理时限进行了大幅度压缩,与法定时限相比,平均压缩57%,最高压缩90%,最少压缩27%。同类事项,横向比较达到了全国最短。
监管最严
对进入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的审批事项,通过流程“网络固化”,实现了电子监察一步到位;对未进入大厅的审批事项,通过视频和电子监察系统,进行联网管理。同时,建立了窗口工作人员监督考评、“首席代表”AB角责任制、审批公开和集体决策等比较健全的配套制度体系。这种“科技+制度”的监管方式,既管理过程,也管理结果,实现了对事对人的全方位监管。据了解,国内仅青岛市对工商局一家专网实现了电子监察,而我市除极个别单位涉密事项外,均实现了同步电子监察,这也是一项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