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14日讯 今年,绥化把创造全省一流的民生和社会事业作为最重要、最紧迫、最核心的大事来抓,确定了以抓好富民增收、建好安居工程、强化城乡环境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和扶贫救助、规范物业管理、优先发展教育、提升文化惠民、改善就医条件、加强社区建设和抓好社会稳定等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为了使“好事实事工程”直接惠及百姓,他们又将十个方面工作细化分解为50件民生好事实事进行逐项推进。通过各部门的攻坚克难,年初确定的50件民生实事,目前件件得到落实。
小额贷款助力创业
为了推进富民增收,2012年绥化市共为2112名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772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有效落实,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和创业信心,促进了该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据了解,该市强化配套措施,统筹推进。在配套资金上,目前全市已累计筹集担保基金5180万元,其中市本级投入3200万元,各县(市)区也都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想方设法,积极筹措,分别投入100万元至500万元不等的资金,为小额担保贷款的开展提供保障。在拓宽贷款发放渠道上,除绥化市农村信用社外,又与龙江银行绥化分行达成了合作协议,并面向全市各县(市)区开展此项业务,有效地缓解了放款压力。
该市建立健全了“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后续服务”政策联动机制,为了提升创业者创业培训质量,绥化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共建设国际标准化的创业培训基地14个,实现了创业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强化了师资力量,该市已形成了由4名国家级创业培训师、31名省级创业培训师组成的一支专家型和实际操作型的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全市举办创业培训班768期,完成创业培训1.92万人,其中创业成功1.44万人,有1.33万人享受到了贷款支持。在办理每笔贷款时,就业部门都组织财政、担保、银行等部门共同对借款人经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对所有借款人建立了信息档案库,实行全程跟踪定向服务,通过集中走访等形式,及时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
该市建立健全了小额担保贷款风险防控联动机制,确保贷款安全回收。截至目前,全市共回收到期贷款1.24亿元,还款率达到98.3%。
绥化尿毒症患者透析费用报销比例提高。
医疗惠民见真情
绥化市民李淑珍罹患尿毒症,常年的治疗费用难以承受,今年该市落实医疗惠民,提高了市区尿毒症等大病患者医疗保险待遇,李淑珍医疗费报销比例得到提高,她切实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
据了解,从今年7月1日起,该市尿毒症单次血液透析费报销比例城镇职工由70%提高到85%,居民由60%提高到80%;全年支付限额城镇职工由6万元提高到7万元,居民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其他大病支付限额城镇职工提高到7万元,居民提高到5万元。截至目前,市区已有1100人享受到了大病医疗待遇,107名尿毒症患者报销比例得到提高。
该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进人才,更新设备,加快推进市本级第一医院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改善百姓就医条件。目前政府投资2000余万元购买的高端CT已安装完毕,正在进行后期调试。购买价值700万元血管造影机1台,同时向省卫生厅争取价值38万元高级救护车1辆,已投入使用。新招20名医学研究生编制落实工作进展顺利。引进的省内著名心血管专家已成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44人次,填补了该市心内科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特聘哈医大四院耳鼻喉专家指导耳鼻喉科处理多个疑难病例。开展了首例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治疗术,取得了圆满成功,填补了该市内镜治疗的空白。积极推进基本药物招标采购,降低药价。截至今年9月末,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购基本药物达1.42亿元,药品价格总体降幅达30%,患者从中受益4000余万元。
今年绥化开通公交新线路,方便百姓出行。
提高城建管理水平
这个市加强市政建设,大力发展公交,提高交通、教育、食品安全等各项管理工作。
今年市本级投资2000万元,重点绿化小区22个,绿化面积近18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该市市区已完成硬化面积6万平方米。抓好城市主要街道和楼群立体亮化。增加开发区、东富工业园等公交线路,完成公交站点新建改造任务。目前,已经开通相关区片2条线路,投入车辆34台。
该市加大四级以上物业小区监督管理力度,实施了动态定期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标准的234个小区,占所有小区总数的100%,其余82个小区为四级以下小区为无人管理小区,已成立一个“为民物业公司”为其服务。整顿规范出租车市场,严厉打击黑车,具备条件的安装出租车计价装置。该市城区2344台出租车安装了计价器。查处违法违规出租车53辆,处罚违规出租车从业人员91人次,在城区范围内共打掉“黑车”、“套牌车”共287台。整顿规范校车,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辖区10所中学、14所小学、2所大型幼儿园门前新设交通标志176块,减速带44处,隔离带600多米,印制《小学生道路交通常识》3000册,已上交通安全课6节。增派了6名民警担任主管校园交通安全的校长助理。市教育局出动执法人员1026人次,检查学校食堂391家,对8家学校食堂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该市与省政府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状中确定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基本完成。1~9月份,全市发生各类事故死亡64人,同比减少3人,下降4.5%,全市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农家书屋让农民受益。
文化惠民百姓欢颜
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该市新创作剧目200多个,改编、移植剧目27个。其中该市作家李黎明编剧的电影《草上飞》已在中央六台播映;兰西县创作的舞台音乐剧《好一朵茉莉花》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教育性、艺术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保护基地”创作的廉政专场节目反响良好。
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市开展节庆系列文化活动100多场次;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350多场次。仅市本级第五届“寒地黑土·金色舞台”广场文化活动就举办“文艺演出”、“电影展映”、“消夏K歌赛”三大类44场;全市大力开展“四送”文化活动,共送戏400多场、送图书250多次、送电影2000多场、送辅导500多人次;积极组织参加省和国家举办的各种文化赛事。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新建文化活动广场305处、改扩建文化活动场所62处,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迎检评估工作和3个文化站的建设任务,全市16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达到了全覆盖。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场馆全部免费开放,让群众享受到了文化惠民的成果。
绥化今年又新建了一批幼儿园。
民生看板
-教育
今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
抓好标准化校舍建设,完成5.4万平方米“校安工程”。全市共建设14所学校16栋单体建筑物6.76万平方米。共计投入资金9093.7万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4895.3万元,地方政府投入4198.4万元。全部项目建设均已完工。省校安办对该市校安工程建设工作给予了通报表扬和奖励。
-民政
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月人均提高到265元,农村年人均提高到1350元。城市月人均低保标准245元(市本级、北林区265元),农村年人均低保标准1350元。
建设县乡中心敬老院10所,五保村30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达到70%以上。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5%。
-社保
城镇企业养老参保人数达到26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企业养老保险新增17030人,参保人数已达到266094人;新农保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6%、98%以上,继续提高医保待遇。全市医疗保险参保95.14万人,已完成省下达指标。
-保障房
截至目前,绥化全市棚户区改造拆迁面积166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房19100套,其中廉租房5450套、公租房3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