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8日讯 17日召开的全市产业项目大招商动员暨培训大会,下发了《哈尔滨市产业项目大招商工作方案》。据此《方案》,2013年哈市将围绕构建“4+6+1”现代产业体系,着力谋划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市实现签约产业项目1000个,力争1100个;协议引资额2000亿元,力争2200亿元。全年实现外资实际到位额增长20%,力争达到22亿美元,内资实际到位额增长60%,达到1300亿元。
成立市直招商分局 明确招商方向重点
根据《方案》,哈市将成立市直招商分局,并按工作职能分设两个层级。第一层级由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委等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组建12个产业招商分局;第二层级由市委办公厅等相关部门组建56个招商分局。各招商分局要在《方案》下发3日内组建完毕。
《方案》立足哈市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依据新的产业布局规划和定位,结合各部门职能分工,确定2013年的招商方向和重点:主要围绕欧美、日韩、俄罗斯、新加坡和长三角、泛珠三角洲、环渤海、港台等国内外重点区域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以及央企、名企,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科技招商以国内外大学大所,特别是在哈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为重点,对落户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无论来自市内、市外,均享受招商政策,并纳入招商引资任务统计范围。
建立大项目绿色通道 面向国内外招聘人才
《方案》要求,与产业联系紧密的市直部门及各地区均要承担产业项目谋划任务,谋划和包装招商项目,并将其纳入全市招商项目库统一管理,为产业项目大招商提供前提条件。
建立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对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大项目,实行全程领办,督促落实,确保尽快开工建设。
对在年度内拟新引进的招商项目,在引进时由引进单位和项目落地方分别向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备、公示。未进行报备的项目年终不予考核认定。
制定产业项目大招商目标考核办法。将招商引资指标作为岗位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将招商引资成效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设立专项资金,按照承担责任目标比重,每年给予12个产业招商分局30至50万元工作经费,其他各招商分局10至30万元工作经费。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工作经费可按一定比例适当增加;对完不成任务的,工作经费在年底扣回。
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招商需求,面向国内外招聘一批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给予基本工资和绩效提成待遇。将聘用人员充实到招商一线,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加雇员人数。
半年考核不达标 “一把手”脱产专职招商
按照《方案》,各招商分局组建一周后,立即对其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在完成专业培训后,各地区、各招商分局要围绕各自招商领域和重点,立即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大招商活动。加大力度、加快节奏,成熟一个、签约一个,确保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
2013年4月至10月,每隔两个月集中开展一次项目开工活动,通过看项目、比开工、找差距、鼓干劲,推动产业项目大建设、大发展。
按照产业项目招商工作进度,全市将分4个阶段进行考核。2013年3月末,重点考核招商项目对接情况,并予以通报;6月末,进行半年考核,重点考核项目进展情况,对达不到均衡进度60%的,由本单位行政“一把手”脱产专职招商;8月末,对本年度招商成果进行集中展示;12月末,进行年终考核,对全年招商引资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兑现奖惩。
新闻链接
“4+6+1”现代产业体系根据《哈尔滨市各区、县(市)重点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2012-2016)》,哈市要做强做大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和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