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25日讯 时钟已经指向12月21日凌晨4时30分,看着管线不再漏水,监测显示屏出水口温度逐渐回升到76℃,鸡西市热力公司抢修人员写满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持续4个多小时的抢修工作全面告捷。
12月20日10时多,鸡西市热力公司调度室监测,一条管线失水量突然增大;南星所所长兰新福在东山桥下巡线时也发现一下水井井盖口冒着热气。大家意识到,管网有漏点,而且是主管网。
市城建局副局长、热力公司总经理李学良接到报告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靠前指挥抢修。副总经理庄洪博凭借16年的技术经验判定出管网漏点的准确位置。
发生漏点的这根管线是鸡西市供热管线南网的一级主线管,承担着市区126万平方米、1.2万余热用户的供热任务,一旦停热,后果不堪设想。
“要保证居民家中的温度不减,带水作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抢修。”公司领导果断决定,“先由人工挖,别碰到其他管线,确定位置后上钩机,加快速度寻找漏点,时间不等人,不能影响供热效果。”
这是一次关系到千家万户冷暖的抢修,这是一次与时间赛跑的抢险。19时多,管线在距离地面3米多深的地方显现出来,热水汩汩地冒着,3名工人在冒着热气的坑里紧张地寻找着漏点。
“水温太高,把回水温度由55℃下调到50℃,方便工人作业的同时又不会影响供热效果。”庄洪博果断地下着指令。
“找到了,找到了,就在管线的最下方!”工人连声报告,此时已经接近深夜23时,鸡西夜间的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0℃多。
“由于带水作业,漏点又在管线的下方,焊接是行不通了,马上实行第一套方案,定制管箍将漏点掐住。”庄洪博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经过4个多小时的鏖战,到凌晨4时半,抢修工作胜利结束。
从查找漏水点、安装电机抽取积水,到发现漏点、紧固管线,鸡西市热力公司的抢修队伍为了群众的温暖,与时间赛跑,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保障了市区供热的平稳运行;在温暖如春的室内熟睡的人们或许还不知道,寒夜里发生的这场惊心动魄的供热生命线“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