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2月26日讯 “今年别看农业受点灾,但是咱现在的农业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水平了,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农业抗风险的能力也提高了,虽然天灾对产量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来看还是个丰收年”,铁力市九河泉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兰兴对今年合作社的效益很是乐观。
年初以来,铁力市以打造精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得到长足进步。今年铁力市粮食总产量预计实现33.4万吨,同比增长4.3%,增加1.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9516元,比上年增加1611元,增长20.4%。
进入收获期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秋收生产难度之大超出以往,三大作物秋收进度明显慢于历年同期。为确保农民把丰收的果实全部拿到手,做到颗粒归仓,铁力市相继组织召开秋收动员会、推进会4次,对秋收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出台了相应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秋收生产工作。同时,组织全市82家帮建单位深入帮建村帮助开展秋收工作,共投入人力1124人,资金9.33万元,协调贷款25万元,直接帮助农民抢收作物1552亩,整修道路10余公里。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克服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该市农业生产在多灾之年喜获丰收。
铁力市通过优化产业、调整结构,实现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大力发展绿特色和林下经济产业。绿色水稻发展到36.2万亩、有机水稻发展到2万亩,分别占水稻总面积的86%和4.8%,绿色糯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85万亩。人参种植面积585亩、平贝种植面积2340亩、五味子人工种植面积1505亩;蓝莓新增种植面积300亩;食用菌种植500万袋。壮大畜牧业发展规模。全面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重点完成了5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规模化养殖小区(场)67处,各类养殖大户的数量发展到236户,养殖专业户达到744户。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4745人,实现劳务收入19600万元,人均实现劳务收入2190元。积极鼓励异地开发。通过落实贷款和农机具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承包区域外耕地37.5万亩,预计增加农民收入9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