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镜界  >  镜界列表
搜 索
哈尔滨迎来入冬最低温 交警冒严寒执勤英姿不减(多图)
2013-01-03 17:53:3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岳云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日讯(记者 岳云雪)入冬以来,哈尔滨市持续迎来极端的低温降雪天气,城市路网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早晚高峰延长,平峰时段交通饱和、坡路通行不畅、交通节点增多、恶劣的工作环境,这些都在考验着、磨砺着广大公安交通民警的毅力和耐心。为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顺畅,全体交通民警选择迎难而上,冒严寒指挥交通,坚守岗位疏堵保畅。

长时间站岗变成“雪人”。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御寒四件套”难抵冻伤

  哈尔滨市特有的高寒天气,给冬季交通安全保畅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今年持续的低温降雪天气,更是直接导致了早晚高峰长时间提前和延迟,使本应得到及时休整的执勤民警只能在零下近30度的恶劣天气下连续坚持工作。为了御寒,在原有警用衣物外,民警们全都不约而同地装备上了脖套、护膝、热帖、毡底鞋等四件套和临时替换的鞋垫,但还是由于连续长时间工作的原因难抵低温、寒风的侵袭,并导致大量民警和公安助理员患上了冻伤、风湿病、肾病等各类疾病。

交警脸部被冻红、冻伤。康勇摄

  多年的高寒天气和刺骨江风使交警的脚部、脸部、手部均不同程度被冻伤。“天最冷的时候,四件套也没用,不到15分钟就打透,”交警顾乡大队一中队教导员刘超告诉记者。说到最容易冻伤部位,刘超表示是脸部和脚部,每年冬天总是同一部位复发,治了却无法去根。  


   以雪为令全力保畅

  交通民警冬天执勤的苦与累,不光体现在身体上,同时精神上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一到雪天,民警们不论上班路途多远,都要客服各种困难提前到岗到位,晚上则在大多数市民已经吃上热乎饭后才往家赶。

严寒中的交警。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今年冬天,以坡路为中心的周边区域雪后经常会出现车行受阻的情况。尤其是连接南岗与道里中心区的霁虹桥更是成为了驾驶人心中的“黑色地带”。为了保障市民便捷出行,道里大队二中队倾警上路、死看死守,采用指挥、引导、推车、排障等各种有效方式确保沿线交通安全、顺畅。连续的、超强度的工作量使中队多名民警及公安助理员因抵抗力减弱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感冒,但没有一个人要求请假,仍是坚持与其他民警一起上路疏导。  


 

寒风中,女交警手势依然标准。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女警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冬季最苦、最累的的岗位之一则应属各辖区的形象岗,为了展示交警良好形象和城市精神面貌,他们不仅要在岗台上长时间指挥,还要确保手势标准利落、刚劲有力。凛冽寒风中,步履匆匆的行人们与他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寒风中,交警手势依然标准。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在大厦岗,每天均有3名女协警轮流上岗,她们既要克服岗台滑,站不稳、及高寒低温的恶劣天气,又要坚持长时间指挥动作不变形,这需要极大的韧劲。

  据岗长孙强介绍,自己作为一个男同志每天在路面执勤时都无法保证每一个动作的准确,但这些女警们却都做到了,而且动作更规范、更标准。有时男同志要替他们,让她们缓一缓,休息休息,但她们仍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连冬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