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绥化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2013-01-07 08:41:35 来源:东北网-绥化日报  作者:张贵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7日讯 绥化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月6日8时30分在市党政办公中心会堂隆重开幕。

  肩负着580万人民的重托,来自全市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集聚一堂,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共商深化改革、升级发展大计,共绘推进绥化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前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蓝图。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记者 汪海 摄

  绥化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现有代表496名,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455名,符合法定人数。

  第一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朱清文、吴仲秋、刘万发、李红霞、李乃波、康长桥、李德顺、张亚中、佟伟、孙景山、顾百文、王雪峰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大会主席团成员,非人大代表的市级领导、市法检两长在主席台就座。

  第一次全体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一次全体大会执行主席朱清文主持。

  8时30分,朱清文宣布:绥化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会场高奏激昂雄壮的国歌。

  朱清文指出,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会议将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以发展“五型经济”、建设“五个一流”、推进“十项升级创新”、深化“六项重点改革”,实现中心崛起、富民强市目标为统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升级创新,团结引导带领广大代表和全市人民努力夺取产业项目三年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努力实现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重点发展指标的全面跨越增长,为提前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长王金会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分三个部分:一、2012年工作回顾;二、2013年工作安排;三、全力抓好市本级发展。

  报告中说,过去一年,市政府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发展五型经济、建设五个一流、推进六个跨越和十大升级创新,实现中心崛起、富民强市”发展战略,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预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58亿元,增长16%;规上工业增加值180亿元,增长29.5 %;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增长32%;全口径财政收入121亿元,增长24.2%。地方财政收入77.2亿元,增长23.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4亿元,增长3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77元,分别增长18.1%和17.6%;粮食总产330亿斤,增长7.8%;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2%。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7.3%、税收占财政收入的65.2%、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0%、非公有制经济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的96%,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1.4%。各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省定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工业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大农业成果丰硕。新农村建设势头强劲。现代服务业繁荣活跃。民生和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市本级发展建设变化明显,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报告提出,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战略,以发展“五型经济”,建设“五个一流”,推进“十项升级创新”,深化“六项重点改革”,实现中心崛起、富民强市目标为统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升级创新,努力夺取产业项目三年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努力实现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重点发展指标的全面跨越增长。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全国提前五年、比全省提前两年实现翻一番,2020年翻两番,提前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按照这一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50 :37,合作农业和现代农业经营面积占耕地比重达到80%,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9%,工业化率超过50%,实际城镇化率达到70%。201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以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2%。

  报告提出了今年10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决胜年活动,着力落实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产业园区建设,要做大增量、做活存量、做强载体、做优质量、做大市场、做壮队伍;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着力落实推进城市型城市群经济,要高标准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高效益经营城市、打造生态城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落实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千公里科技示范带、加快发展合作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促进农民多元增收;突出整乡镇推进城镇化,着力落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优化总体布局、加快推进步伐、做强产业支撑、强化功能配套;挖掘扩大潜力,着力落实推进乡镇村经济,要壮大乡镇村力量、增强乡镇村实力、强化乡镇村管理;创造集约优势,着力落实推进异地经济,要科学功能布局、强化政策引带、合理配置发展要素、统筹区域发展;提高融入能力,着力落实推进都市圈经济,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着力落实推进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要强化项目生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项目监管;加强社会建设,着力落实推进更高水平的民生改善保障,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文化建设水平、提高社会事业水平、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落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转变作风、创新落实,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全面经营、全程管理。

  报告提出,全力抓好市本级发展,把市本级尽快打造成为全市园区建设的高新区、新城建设的样板区、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民生事业的模范区。将全力办好50件民生实事。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仲秋代表绥化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的开局之年。常委会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以新的理念统领全局,以新的举措推进工作,以新的作风展示作为,依法履行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助推发展方面,牢固树立了服从服务于大局工作的思想,认真及时坚决地贯彻市委关于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着力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的有效落实。在依法监督方面,顺应全市加快发展的新形势,寓监督于支持服务之中,坚持事前沟通,事中联系,事后协调,创建了和谐顺畅的监督工作新局面。在维护和保障民生方面,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根本宗旨,全力推进具体民生问题的解决。在人事代表工作方面,注重强化服务理念,积极为代表履行职责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在自身建设方面,着力打造"善于学习、团结和谐、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乐于奉献、风清气正、素质优良"的工作群体。

  报告提出,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市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五型经济",建设"五个一流",推进"十项升级创新",深化"六项重点改革",实现中心崛起、富民强市目标为统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依法履职,全力作为,务求实效,助推产业项目三年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助推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助推经济社会重点发展指标的全面跨越增长,为提前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坚持以发展为重,全力助推重点工作升级创新。坚持以法治为纲,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以民生为本,有效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持以服务为先,积极为代表履职提供保障。坚持以创优为标,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大会还听取了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东作的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闫华作的工作报告。

  大会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和表决办法(草案)。

  大会以书面形式下发了绥化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绥化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代表一并审议。

  出席政协绥化市三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委员、中省市直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