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7日讯 5日,鹤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吉明在调研蔬菜生产工作时强调,要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花卉产业等特色农业,通过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农业发展道路,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产品产业,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副市长梁贞堂参加调研。
杜吉明先后来到华兴现代设施蔬菜园区、新农村创业园区蔬菜生产基地、长胜村花卉小区和新发村豆制品加工小区进行实地调研。每到一处,杜吉明都与经营者悉心交流,对大棚蔬菜生产、花卉种植及农产品加工等经营情况及大棚建设的投入、产出进行了详细了解。
调研中,杜吉明在现场给相关人员算了一笔账。他说,实践证明,种1亩蔬菜大棚相当于种10亩粮食的效益,种1亩花卉相当于种50亩粮食的收益。所以,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杜吉明指出,蔬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当前,鹤岗市蔬菜产业已粗具规模,但生产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冬季,大量蔬菜仍然依靠外运。当前,随着“水稻过半”工程的实施,鹤岗市农民靠种粮增收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但发展蔬菜等特色农业的空间很大,极具发展潜力。所以,我们要结合鹤岗实际,以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进行统一规划,做大做强蔬菜、花卉、食用菌、脱毒马铃薯等特色产业,提升瓜果、中草药、烤烟和杂粮等生产水平。
杜吉明强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必须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生产示范区要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与蔬菜保鲜库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档次,扩大规模。瓜果基地要重点发展棚室生产,提高种植水平,提早和延长市场供应期。食用菌生产基地要重点提升基础设施标准和水平,实现工业化生产。要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积极引进优良特色种植品种,从市场需求出发,增加特色种植新品种,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到位率。要加快建立与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建设特色农业创新基地。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同时,要创新经营机制,完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形成产业优势,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要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健全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完善生产基地质量检测站建设。
杜吉明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摆上重要日程,并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要整合各种资金,集中安排投入到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等重点领域。各级财政要把支持特色农业发展作为财政支农的重点,逐年加大支持力度,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完善政策,创新发展机制,把零散的耕地集中起来发展特色农业,金融部门要积极为特色农业的发展给予信贷支持。要建立政府信用平台,扶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增加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鼓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特色农业。同时,要在特色农业项目审批、产品购销等方面实行优惠和倾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正确分析市场需求,找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切入点,科学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构建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促进我市特色农业稳步、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