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8日讯 木兰县位于松花江中游北岸,总人口28万人,自然地貌为“六山一水一草二分田”,是典型的半山区农业县,农业比重长期以来“一产独大”,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木兰本真农业公司生产车间。
而今,木兰县找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径,提出“根植于种植业、拓展于养殖业、提升于加工业”的产业化发展思路,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重点,大力发展肉鸡、肉羊产业,全力打造“鸡乡,羊城”,打破农民只靠种地吃饭的单一收入模式,延伸农业经济链条,通过“主辅换位”实现“过腹增值”,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以前该县每年肉鸡出栏量只有300万只,去年肉鸡出栏量达到1500万只。记者近日走进木兰县,探访并感受到这里风生水起畜牧业的发展。
“三进、三退”走出畜牧产业新路
木兰县养殖业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但长期以来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饲养,不能形成规模。
为加快木兰县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去年这个县强力推进畜牧业“三进、三退”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即进入大户,逐渐退出散养;进入规模场,逐渐退出庭院;进入小区,逐渐退出村屯,让该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推进,实现由种粮为主导向畜牧业为主导的转变,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
2012年3月,木兰县出台了《肉鸡、肉羊养殖扶持政策》。政策规定,每个肉鸡养殖小区帮助解决贷款150万元,每个肉羊育肥小区帮助解决贷款100万元。肉鸡养殖小区或肉羊育肥小区建设完成经产业领导小组验收合格,县政府分别给予资金补贴200万元和50万元;建设年出栏5万只肉鸡的规模养殖场,鸡舍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舍内全部使用现代化设备,经验收合格县政府补贴资金10万元。建设年出栏1000只肉羊的育肥场,羊舍面积达到500平方米,经验收合格县政府补贴3万元。
政策资金补贴、规模化小区建设、标准化鸡舍建设、信贷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像一缕春风吹进了肉鸡龙头企业和养殖户们的心田。首批2个肉鸡养殖小区和5个肉鸡养殖场通过验收,获得政府补贴资金505万元。第二批3个肉鸡养殖小区和1个肉鸡养殖场通过验收后,获得补贴资金692万元。宏昌牧业公司种、肉鸡养殖基地去年扩大了规模,投资1100万元建成2.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鸡舍,增加种鸡8500只,年可孵化提供鸡雏1000万只,可出栏肉鸡75万只,年可创产值3000多万元。
去年全县肉鸡和肉羊产业投入资金17040万元,政府补贴资金4520万元。已落实年出栏60万只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16个,年出栏5万只的肉鸡养殖场44个,年肉鸡出栏量达1500万只。投资2100万元在全县8个乡镇发展肉羊养殖小区8个,发展肉羊规模养殖场51个,肉羊年出栏达到10万只。
木兰现代农业园区。
扶壮“龙头”叫响木兰品牌
为了促进肉鸡、肉羊两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木兰县委、县政府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哈尔滨木兰本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木兰县去年8月份成功引进的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完整的资金链、成熟的销售市场,真正实现“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
本真公司充分利用木兰县发展牛、羊、鸡和玉米产业的基础条件和独特优势,投资3亿元,新建繁育示范场和屠宰分割车间、成套生产线,经过新建和改造,使公司的生产能力达到年屠宰加工肉鸡2000万只、肉羊100万只、肉牛6万头,年产牛羊肉及其制成品2.5万吨,年产值在30亿元以上,可带动木兰县及周边剩余劳动力800人。该公司深加工一头肉牛的收入将达到6万元,深加工一只肉羊的收入能达到1万元,分别是同类企业普通加工肉牛、肉羊收入的5倍和6倍。按照本真农业近期的市场发展规划,将在华东、华北、华南、西北、东北等五个地区设立销售大区,将本真农业的产品在全国各大中心城市进行全覆盖,全面叫响木兰本真品牌。
挖掘“从田间到餐桌”
全产业链效益
木兰县不断完善“四个链条”,就是肉羊、肉牛、肉鸡和粘甜玉米四个农业产业化链条,为畜牧产业循环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化一头连着种养基地,一头连着消费市场,按照本真公司“抓两头带中间”的“亚铃式”发展模式,挖掘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效益。
在2013年,木兰县将以“合作组织化、基地规模化、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加快推进主辅换位步伐,全力构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力争引进1个畜禽屠宰深加工企业、1个饲料加工企业和1个兽药生产经营企业,为畜牧产业链填补关键节点。
进一步落实养殖基地建设。政府通过撤乡并村提供建设用地,支持企业自建养殖基地。今年,全县将新建年出栏1万只肉羊养殖小区8个,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16个,实现年出栏30万只。新建10个标准化肉牛场,发展50户养牛大户。同时,将筹建畜牧产业科技示范园和牛羊交易大市场,年交易量30万头(只),交易额实现4亿元,全面激活市场,带动牛羊养殖。今年,全县还将在去年建成16个东北地区最先进的标准化养鸡小区的基础上,再新建年出栏60万只以上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年出栏肉鸡达到2000万只以上。真正实现“主辅换位”,彻底改变木兰县一产独大的落后局面。使肉羊、肉牛、肉鸡养殖年产值达到1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600元。
扩大粘甜玉米种植基地建设。依托本真公司组建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粘甜玉米种植基地15万亩,生产即食玉米,开发玉米饮料等高端产品,实现产值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20元。
同时,木兰县将依托木兰本真这个品牌,利用15万亩玉米秸秆,做成蛋白质含量极高的青贮饲料,为肉牛、肉羊提供精饲料,同时利用畜禽粪便,在全县建设10个2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气池,生产有机肥,实现再次还田。经过几年循环,木兰便可成为全国闻名的有机肉牛、有机肉羊、有机肉鸡、有机农产品基地和全国闻名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样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