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8日讯 “不可移动文物是冰城最为珍贵的资源,我们要好好保护。”“再不保护,这些城市遗迹就要消失了”……去年11月以来,本报与哈市政协联合推出了“冰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情况调查”系列报道,对哈市不可移动文物现状进行了踏查,报道刊发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7日,哈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当天,有多名政协委员针对报道内容递交加强保护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的提案,疾呼抢救冰城不可移动文物。哈市政协文史委委员提出了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及修缮的可行性建议。
被棚厦包围的梅金面包房旧址
现状:
八成不可移动文物破损
据了解,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哈市不可移动文物达到了201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2处。丰富的文物资源,见证了哈尔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哈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本报与哈市政协去年11月份启动专项调查,现场记者和部分委员看到,因为无人管理,哈市有相当一部分不可移动文物损坏严重。而调查显示,目前登记的哈市2014处不可移动文物中,保存状况好的只有76处,较好的有431处,八成不可移动文物破损。
哈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告诉记者,在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调研中,他们了解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也不容乐观,像娄福屯古城遗址被开垦为耕地,古城已基本消失;五国头城遗址、方台穆昆城址、城子村古城地处居民区附近,周围建筑密集,城墙上有乱搭建筑,对古城墙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一些地处荒郊野外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太平山金墓、槟榔沟抗联密营遗址、靠河寨墓地等因无人管理,保护状况较差。大量地处市区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哈尔滨天主教堂、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旧址因长期过度使用,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破损较严重,且用电、用火混乱,消防通道不顺畅,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
问题:
修缮资金匮乏
困扰文物保护
对于目前哈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现状,哈市政协委员郑亚楠则表示,近年来,随着哈市城市危旧房拆迁改造工程的推进,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已经不复存在。即便在众多的现存不可移动文物中,真正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也只是少数。文物产权拥有者对不可移动文物价值的认知度不高,相当数量的不可移动文物处于不合理的使用状态,有些几乎没有维护抢救,遭到自然和人为破坏的情况较为严重。
“哈市不可移动文物中的1766处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所以文物管理部门尚无暇顾及,更未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注意。”哈市政协委员单林表示,因为未有效保护,哈市的不可移动文物正在逐渐消失,目前哈市不可移动名录中有102处已经消失。
提及文物保护问题,委员们则表示症结是资金所困。在专门的调研中,哈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发现,目前,哈市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受资金匮乏的困扰,从投入来看,还没有设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专项资金,更没有形成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年度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的有效体系。由于没有文物修缮资金,致使历史街区和大量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最基本的维护;濒临损毁的文物保护单位没有资金修缮,甚至连文物保护规划设计费也负担不了,严重制约了哈尔滨市文物事业的发展。资金匮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哈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瓶颈。

昔日的儿童电影院,如今被改作商业房(下图)
借鉴:
保护文物必须舍得花钱
对于如何有效破解文物保护难题,哈市政协文史委还了解了其他城市的经验和措施。哈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一些城市政府不断健全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对文物保护工作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
郑州市“十二五”期间,每年由市财政出资3000万元,专项用于保护规划编制、本体维修等文物保护工作。
近三年来,青岛市文物建筑保护资金达到了1.6亿元,使全市的文物建筑完好率达到95%以上。杭州市仅余杭区一年投入的文物专项维修资金就达2000万元。惠州市惠阳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客家围屋的保护和维修,使急需修缮的客家围屋有了焕发生机的希望。
武汉市将文物专项维修资金由每年100万元上调为200万元。西安市还专门设立了宗教文物保护维修专项经费。
建言:
设立文物修缮专项资金
丰富的文物资源,见证了一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也是该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哈市政协文史委在本次政协会上提交了《设立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专项资金》的提案,建议哈市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将文物保护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指导有关部门调整对文物事业的投入比例。设立“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专项资金”,每年修缮专项资金投入应不少于200万元,之后每年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
哈市政协委员郑亚楠则表示,哈市应制定不可移动文物违法行政责任追究制,建立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文物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协调和咨询机构。此外,由于公众不知情,许多不可移动文物的价值被淹没,因此需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的数字网络信息系统,用新媒体形式,培育市民文物保护的意识。
针对不可移动文物开发利用,哈市政协委员单林则表示,除了加强宣传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外,政府应加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与旅游教育相结合,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发挥其社会和经济价值,使其成为市民了解城市历史的窗口。
回应:
制订文物保护总体规划
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记者从哈尔滨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了解到,哈市也将采取举措加以保护,哈市拟建设覆盖全市的“文博信息化管理系统”,并着手制订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维修、修缮、改造工程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力度。其中,将告知不可移动文物产权单位明确其责任和义务;同时,由政府与各辖区代表签订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协议;组织省、市文保专家组建专业团队,加强对文保工作的指导;此外,组建一支由哈市文物管理部门为主、文物保护爱好者参与的文物保护管理团队,并成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应急处理小组,积极应对文物保护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