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让冰城市民冬季吃上便宜菜
2013-01-10 09:33:28 来源:生活报  作者:于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月10日讯 茄子2元一斤,豆角3元,蒜薹5元……地处高寒地区,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是蔬菜生产的淡季,冰城菜价噌噌上涨。在今年哈市的“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对如何让市民冬春季节吃上便宜菜纷纷建言献策。

  9日,记者在安平街、革新街、建国街早市及农贸批发市场看到,辽宁的茄子、山东的豆角西红柿,本地市民常吃的“当家菜”几乎都来自外埠蔬菜基地,价格较贵。

  哈市政协委员姚书元表示,隆冬季节农民因供热成本高不愿通过温室种植蔬菜。他建议借鉴芬兰等高寒地区经验,通过农业科研院所,研究采用太阳能等新能源供热,减低成本,调动菜农积极性。如技术成熟,政府可给予适当优惠政策。

  人大代表尤清林建议,加大对蔬菜产业扶持力度,提高科技投入和财政补贴,切实解决农民冬季种植蔬菜生产成本高收入低的问题,推广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化水平,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加大设施蔬菜生产能力。

  “如果成立蔬菜直通站,把从田间产出来的蔬菜直接送到百姓的菜篮子里,减少中间环节的运输成本,相信价格会比现在便宜很多。”人大代表刘家滨说。

  记者从哈市农委获悉,从去年10月份起,哈市10个新建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陆续投用,今冬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增加2万亩,冬季蔬菜自给率将突破60%。“去年是哈尔滨冬季设施蔬菜生产形成规模的一年。”哈市农委蔬菜与经济作物处王瑞告诉记者,以往哈市冬季产出的基本上是叶菜,去年哈市首次实现大规模果菜生产,种植了大龙长茄、奥贝番茄、全运水果黄瓜等10多种果菜,冬季将为市场提供地产果菜200万公斤。

  王瑞表示,哈市去年秋菜窖储量由30万吨增加到35万吨,品种以白菜、土豆为主。“这些窖储菜足够全哈市市民吃到明年四五月份的。”王瑞说,哈市目前正在准备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依托大型企业和有实力的蔬菜种植合作社,建立储量合理、管理严格、投放及时、运转顺畅的冬春蔬菜储备制度,以保证市场供应、平抑菜价大幅度波动,兼顾日常消费、节日消费和应急需要。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