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10日讯 过去的一年,鸡西
市不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把城乡就业创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民生工程的首要任务强力推进,全市实现年均城镇新就业4.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困难群体就业1.2万人。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百家城市职业培训工作推进会上,鸡西成为全省唯一、全国9个在会上作经验交流的地级市之一。来自市人社局的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在各级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鸡西
市把企业提取工资总额的1.5%—2.5%作为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证了技能型人才培训补贴、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经费的落实。特别是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市政府还拿出1500万元设立了“扶持高职院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创业专项基金”。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成功构建,使鸡西
市城市职业培训实现了新突破,并率先走进了全省乃至全国城市职业培训的第一方阵。在纵向上,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了辐射三县(市)、六区的再就业培训网络,认定再就业培训基地25个;在横向上,形成了以黑龙江技师学院为龙头,各类职业院校为依托的覆盖城乡的培训工作体系。作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黑龙江技师学院深化“二元互融”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育人与增效的深度融合,把适配产业、促进就业变为职业教育机构发展的内生动力,把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变成行业企业的基本需求,加大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在创新技能培训服务方式上,鸡西
市创造性地开展企业、行业与培训机构对接工作。依托再就业培训基地,开展“送技能下乡”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活动;依托厂矿企业,创建实习基地,开展技术实践培训;依托社区,开展辖区失业人员实用技能培训。2010年以来,共为4.6万人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到65%以上。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乡未就业人员,鸡西
市开辟了多元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保障途径。一方面为困难就业人员订制贴身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实行职业技能鉴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扶持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0年以来,全市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累计实现就业5.3万人,消除“零就业家庭”2237户,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2680人。另一方面,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针对种植养殖产业的特点,培训种植、养殖大户和销售员队伍。针对就业前景好的焊工、钳工、车辆驾驶员、家政服务等专业,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每年为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5000余人,就业率达80%以上;提供免费就业服务3万余人次,推荐就业1万余人。同时,积极开展新成长劳动力储备培训,针对城乡应往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根据其就业愿望,采取就近就地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并把培训重点逐步下移到特困企业、街道(乡镇)、社区(村),积极鼓励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着力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实现就业做好充分准备。2010年以来,开展新成长劳动力储备技能培训6100多人次,职业技能鉴定5200多人,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和广泛好评。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