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2日讯 一声轰响,两车俱伤,7人死亡,39人受伤。
双鸭山市昨通报岭东区“1·11”通勤车爆炸事件发生后,本报记者连续跟踪采访在现场的中央媒体记者、政府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死伤人员所在矿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还原爆炸及抢救伤者的过程。
现场车辆残骸到处可见
昨天中午,本报记者连线在事故现场采访的中新社黑龙江分社记者李柏杨。据李柏杨介绍,他在现场看到,发生爆炸的浅黄色通勤车已被警戒线围了起来,通勤车的所有窗户都被炸飞,整辆车只剩下一个空壳框架。从车的残骸可以清楚地看出,车顶的铁皮在爆炸中被掀起,车顶后部被炸出一个大鼓包。事发地附近的地面上到处可见车辆残骸。
警方“一小块一小块”勘查
昨天17时30分,记者连线双鸭山市岭东区委宣传部长张启鹏。接记者电话时,他刚刚与中央电视台记者从事故现场赶回来。张启鹏气喘吁吁地说:“事故现场所在街路的前后两端已被警方用警戒线封锁起来,黑龙江省公安厅的警员正在进行现场勘查。”张部长肉眼所见,是“一大一小两辆车棚顶都被掀翻了,车体有黑烟熏过的痕迹,破损严重”。对于警方勘查的细致程度,张部长用“一小块一小块地捡碎片,一小块一小块地勘查”来描述。
延伸阅读:
伤者一人为附近居民
昨晚,记者连线双鸭山市委宣传部长朱晓华。朱晓华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除了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抢险救人、处理现场,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及岭东区委、区政府还尽最大努力做好死者和伤者的善后处理和安抚工作。
双鸭山市委宣传部外宣科工作人员胡德利告诉记者,由于是爆炸伤,伤者所受的多是外伤,身体各个部位都有,目前最严重的伤员已基本脱离危险,其他伤员均伤势不重。双鸭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玉齐告诉记者,伤者中有一人是家住爆炸发生现场附近的居民,这位居民是三位重伤员之一,伤及胸部。
救治抢救伤者未耽误一秒
据双鸭山市人民医院和双鸭山市矿业总医院统计,昨天,当班和不当班的200余名医务人员全部上岗进入应急抢救状态,全力以赴抢救39名伤员。
昨晚19时30分,记者连线双鸭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玉齐。据李玉齐介绍,人民医院入院伤员15人,年龄在20岁至60岁之间。从昨晨7时接治第一名伤员起,至昨天上午11时最后一名伤员送来为止,从院领导到7个科室的医务人员全部上岗,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为伤患争取最宝贵的时间。
李玉齐说。人民医院的15名伤患全部是烧伤和外伤。入院骨科5人,主要伤及腿、躯干、臀,还有部分骨折。神经外科4人经过仪器检查,有一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生命体征平稳。其余3人为头外伤经过处理无大问题。目前该院ICU收治两人,一人为那位家住爆炸现场附近的居民,该居民为胸腔损伤积液。另一位是眼科伤患,爆炸伤及了他的一只眼睛,现在他的情况不容乐观,受伤的眼睛有失明危险。
据了解,这次救治非常及时,没有一人因为时间上的延误而耽误治疗。双鸭山市委、市政府派员全天在医院护理病患、安抚家属,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前来探望,目前所有病人和家属情绪平稳。
究因“雷管”一说未被证实
昨天下午,爆炸现场有目击者称“通勤车内违规拉运的火药雷管爆炸”。就“雷管”一说,本报记者昨晚连线采访张启鹏、胡德利时,两人均表示,车内是否拉有火药雷管还未被有关部门认定,要进一步等待事故鉴定结果。
记者昨还联系到双鸭山市中兴矿业一名罗姓副总。据罗副总介绍,事故通勤车是开往洗煤场的。公司老总目前正在接受警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