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15日讯 14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了解到,随着近年来新战略的实施,哈尔滨市的城市路桥建设逐步呈现了两岸贯通、环路连通、外延畅通、节点打通、微循环疏通等“五通”,对于整体交通和区域交通都起大了极大的缓解作用。
两岸贯通:公路大桥七成车流被分流
“过江难”曾经是困扰哈市多年的交通问题。2010年以来,松浦大桥、阳明滩大桥、公路大桥拓宽改造工程相继建成。据相关部门测算,三座桥梁建成通车之后,分流了原有公路大桥70%的交通流量,彻底缓解了现有过江交通压力。据专家测算,目前现有的三座过江桥梁可满足哈市20年内过江交通需求。
松浦大桥连通及缓解区域:道外区、香坊区、南岗区会展中心区域去往江北的车辆均可以通过二环及松浦大桥快速到达江北区域。目前松浦大道已经拓宽改造完成,市区车辆可通过松浦大桥、松浦大道快速到达呼兰区。
阳明滩大桥连通及缓解区域:道里区、南岗区、群力新区、哈西新区去往江北区域都可以通过新建的阳明滩大桥快速到达。目前,哈市三环路的西线和南部大部分已经连通,因此,南部、西部地区的过江车辆均可以通过阳明滩大桥前往。
公路大桥拓宽改造工程使得原本全天处于车行缓慢的公路大桥变为单向通行桥梁,大幅提高了原有公路大桥的行车速度。
环路连通:三环路分流大量过境车辆
据介绍,目前三环路江北段已建成,2012年底,三环路南部联通线(王岗高架、学府立交)和东部联通线(化工路)均已完工,待今年三环路江南段一苗圃高架桥和蓝天油库地道桥建成通车后,三环路南线、西线、北线和大部分东线将连通,在哈市南部地区形成一条长距离、大跨度的交通主干道,可快速分流区域过境车辆,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
随着三环路大部分路段建成通车,已经形成了一条连接香坊区、平房区、南岗区、哈西新区、群力新区、松北区的跨区快速交通主干道。
节点打通:小环路为区域堵点“通栓”
近年来,城市中心区的霁虹桥区域、宣化街、二环路等路段在早晚通行高峰时段拥堵问题十分普遍。
随着2010年以来哈市实施了一批老城区节点打通工程,打通了“断头路”18条,拓宽“卡脖路”54条,全面完善了区域路网,有效提高了区域间道路互通疏解能力。
据介绍,2011年建成通车的八区地道桥,快速分流了自火车站途经霁虹广场前往道外区的车流,缓解了霁虹桥、一曼街、经纬街等周边路网的交通压力;顾新街和延兴路打通后,从机场和道里群力新区去往香坊的车辆,可不再走二环路。同时,保健路下穿地道桥打通后,东连通乡街,西连哈西大街、哈双南路、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及阳明滩大桥,与其他路网形成一个“小西南环”,在香坊、南岗、道里西南部区域形成一条新的主干通道,有效分流了和兴路、三大动力路的交通流量。
外延畅通:出城口拥堵明显缓解
近几年,哈市建委先后建设了长江路、征仪路、香福路、哈双南路、松江湿地旅游通道等外延性道路,城市外围区域路网体系得以完善,出城口拥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长江路外延通道直接将阿城区与主城区空间距离拉近。征仪路外延道路的建成通车,将距离主城区相对较远的平房区空间距离缩小,有效减轻了哈平路的行车压力。
微循环疏通:505条道路升级改造
三年来,哈尔滨市结合城市景观道路建设、棚户区改造,统筹对香武胡同、红星街、秦岭路、大有坊头道街等505条道路实施了结构升级改造。这些结构升级改造道路多为城市二、三类街路和背街巷道,与居民区紧密相连,是市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这些道路升级改造后,疏通了城市路网“微循环”,让道路周边市民出行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