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6日讯 15日,哈市12个PM2.5监测点监测结果全部都是严重污染。哈市环保部门分析称,工业排污、汽车尾气、锅炉烟是主要污染源。面对持续的雾霾天气,我们需要改变什么?专家建议,应该从源头治理空气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公共交通、严管工地扬尘,让我们呼吸新鲜空气。
15日摄于哈市南岗区长江路。
原因三大污染源:工业排污、汽车尾气、锅炉烟尘
15日,哈市再遇雾霾天,哈市环保网空气质量实时发布显示,17时哈市12个监测点,首要污染物都是PM2.5的严重污染。
哈尔滨市环保局污防处处长王学凤表示,哈市的PM2.5来源复杂、成因多种,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地面扬尘,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等等都会导致PM2.5、臭氧等二次污染呈加剧趋势。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除细颗粒物(PM2.5)外,还有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2007年哈尔滨机动车保有量为22万余辆,截至2012年底,哈市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近百万辆;虽然集中供热的锅炉单个环保达标,但白色的烟尘排放量大,仍会造成空气污染,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分散小锅炉;部分大企业逐年扩大生产,其累积排放仍会危及空气质量。近些年,哈市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都未得到明显改善。
王学凤告诉记者,综合分析,工业排污、汽车尾气、锅炉烟是主要污染源。
建言调整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公共交通
为降低PM2.5,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建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缓解城市空气污染,降低PM2.5需要将一些重污染型的工业企业逐步迁离哈尔滨,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赵瑞政说:“比如有些大型化工企业或排污量较大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制定一些本地标准,对不达标企业进行迁移处理。”
“治理空气污染还要从源头开始。”赵瑞政说,建议将小区内的锅炉房取缔,全部并入集中供热,这样会使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加强生态建设:多种树、保护湿地
减少PM2.5、提高空气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关键。
据相关资料显示,从2007年到2012年,哈市每年下达的种树指标都在100万株以上。城区树木主要栽植到了周边地区,因此城市出现热岛效应,雾霾散发不出去。哈市人大代表张本波曾多次建议,老城区内建绿化带、多植树,形成小片林,“目前一些降低PM2.5的措施只是治标,生态环境建设才是治本。”哈市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湿地是城市绿肺,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能调节空气质量。
推广公共自行车发展大公交
空气污染看似是由大部分工业企业造成,但实则大多数人都承担着或多或少的责任。哈市机动车保有量从5年前的22万余辆增加到2012年底的近百万辆,尾气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才是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为环境作出贡献。”省环保厅总工程师赵宴滨说,市民应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尤其哈市地铁将要通车,市民应选择更为环保的交通方式出行。
对此,国家一级建筑师李长敏也表示,哈市应推行慢行交通,慢行交通是全球公认的低碳绿色出行方式,“慢行交通不仅仅要求我们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出行,有关部门还应该在城市规划上实施推广,如在道路规划上提前规划出自行车道,给予自行车一定的出行空间。”
据了解,我国多地针对雾霾天气制定了强制措施:石家庄市下发通知,采取停驶30%公务车等强制性应急措施。北京也采取停驶30%公车的措施,停驶公车车牌号进入交管局的系统,继续上路会被电子眼抓拍。哈市也应该借鉴。
加强工地管理减少扬尘
“产生PM2.5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扬尘,在春夏季一些施工单位产生的扬尘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省环保厅总工程师赵宴滨说。
近几年,哈市城市建设有了较快发展,近3年哈市共建了560条路、129座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果企业施工时不管理好扬尘问题,将会对哈市的空气造成一定污染。赵宴滨建议,严管工地扬尘,如果企业施工时管理不好扬尘就停工整顿,如果整顿不到位就要上“黑名单”,上了“黑名单”,以后就不能参加哈市工程的招投标。在加强工地扬尘管理的同时,还要与区县一起管理道路扬尘,加强对夜间残土车违法的惩治力度。
政府“十二五”向污染来源“开刀”搬迁30家污染企业拆除7兆瓦以下小锅炉
针对城市三大污染源,王学凤说,哈市环保“十二五”规划中,将针对不同污染源实施不同措施,以改善哈尔滨环境空气质量。
针对工业生产污染,提出严格环境准入,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审批的前置条件,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优化工业布局,建设制药、化工、重金属等工业园区,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十二五”期间,30余家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选;淘汰落后产能,对44家年产1000万块以下粘土砖小砖厂实施关停;加强工业烟粉尘控制,推进燃煤钢铁、水泥、火电行业除尘设施升级改造,加快水泥行业及单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上现役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及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建设,开展燃煤工业锅炉等脱硝示范,开展施工工地、渣土运输等扬尘的综合整治。
针对冬季取暖锅炉等大气污染,提出编制哈尔滨市大气污染防治达标规划——PM2.5源解析及传输规律方面的研究;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全面拆除热网覆盖范围内所有7兆瓦以下分散小锅炉,对超标排放的老旧锅炉除尘器进行提档升级和限期治理;鼓励使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采暖;划定原煤禁销区,加大洁净煤技术产品推广使用力度。
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哈市“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燃油品质;加速黄标车淘汰;控制中、重型载货汽车和大型载客汽车进入市区。哈尔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颗粒物污染防治及总量削减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补贴;建设PM2.5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和发布平台;完善环境立法。
短评需全民参与治理
空气污染,人人都是受害者;空气污染治理,人人都有责任。
近几年来,哈市雾霾天气增多。2012年开始,国家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指标,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哈尔滨在内的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臭氧等项目监测。
市民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才能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加入到空气治理的行列中。城市的环境保护是需要全民参与的,只有全民参与才能顺利有效进行,而公众对污染情况的了解,成为全民参与环保的前提。从身边点滴做起,改正乱扔垃圾、无视垃圾分类、贪图方便用塑料袋,焚烧树叶、秸秆等习惯,每个人都应尽力做到理智消费,抵制浪费性消费,实现绿色出行、绿色生活,这就会为环境的清新怡人作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