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春运人说春运:“打飞的”看生活方式之变
2013-01-20 10:07:56 来源:生活报  作者:石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月20日讯 随着春运的临近,机场的客流量日渐增加。据预测,今年机场春运高峰将从2月4日开始,客流量将达120万人次。记者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了解到,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方式的改变,以及航班越来越多、乘飞机出行越来越便捷等原因,每年春运哈尔滨机场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和景象,客流在商务流、探亲流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流、旅游流、务工流等,目的地也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国内的北京、上海扩展到了世界各地。

  近几年春运,乘飞机出行的旅客一直以旅游流和商务流为主,以学生流、探亲流为辅,其中旅游流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可达春运客流的6成左右,从各地飞往哈尔滨航班的平均客座率都能达到100%。春节前,从全国各地到哈尔滨的机票都十分紧张,其中冰雪旅游流占很大比例,游客主要来自三亚、海口、深圳、上海、青岛、厦门、广州、北京等国内城市及韩国首尔、日本大阪等国外城市。春节后从初五开始,旅游流、打工流陆续返程,哈尔滨出港将迎来高峰期。据民航售票处统计,初五之后从哈尔滨飞往北京、广州、深圳的机票订购十分火暴,已基本售完。

  观念之变 机场老员工闫春斌:举家乘飞机出游渐成趋势

  一到春节,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千里返乡、家人齐聚一堂的热闹景象。不过,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高得是“天天像过年”,少了对新衣服、年夜饭的期盼,而且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一家团聚的幸福时光一年来也没少享受过,这让不少人觉得年年待在家里过年的味道是越来越淡。如此一来,走出家门过春节成了不少都市人的新选择。

  在哈机场工作了十余年的老员工闫春斌告诉记者,去年除夕,他送了飞往香港旅游的史女士一家。闲聊中,史女士说,按照以往的惯例,他们全家应该回农村老家过年,可年年如此让她对过年失去了盼望和憧憬。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她希望能带父母和孩子旅游过春节。所以去年春节他们没回农村老家,而是在节前就接父母来到哈市,然后一起去香港过春节。她说,身边好几个年轻朋友也都选择了用旅游的方式过大年。“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崇尚个性、自由,不太喜欢传统过年方式中烦琐的礼节。辛苦了一年,以旅行的方式犒赏自己和家人,比起传统的走亲访友更是一种享受。”史女士表示,以前每年都回农村老家过年,每年都是重复上年的过程——除夕吃年夜饭,初一在村里拜年,初二至初六不停地走亲戚,人累心也累。现在生活好了,而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一直想让他们感受不一样的新年。春节期间北方寒冷依旧,而去香港度假,气温适宜,这让父母非常欣喜。

  据哈机场不完全统计,每年春节都有很多家庭选择举家出游,既达到了团圆的目的,又让家人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所以儿童和老年人的出游人数较平时有明显增长,而据预测,这一情况在今年春运期间将有更大幅度的提升。“一家人出游,我们一般都会选择自己设计行程路线,跟团走太累了,带着父母或者孩子出去玩,我们本就是放松,所以宁愿只到一个地方好好玩玩。到网上找攻略,然后订机票、船票、门票、酒店,甚至连接送的车都能先订下,非常方便。”正在购买春节出游机票的张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的春运期,“家游”模式已在哈市悄然兴起,一家人一起出去走一走成了过年的新方式。有时间的到远的地方看看,没时间的可以自己驾车在周边洗洗温泉,感受农家乐。这种“家游”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喜爱,那些没有享受过的市民不妨试一试,或许会找到更浓的年味儿。

  服务之变 南航黑龙江分公司值机员施威:放心让孩子独自乘机的父母多了

  南航黑龙江分公司值机科副科长施威,已在值机岗位上工作了十余年,每年的春运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的春运高峰时,一个值机员每天顶多办理300多人的业务,不用增开窗口也不用加班加点。可这几年的春运不一样了,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从除夕的前一个星期开始,他们每天就要面对排着长队的旅客,办理的登机牌数量也翻了番,全组一天下来,业务量基本上要由原先的一千七八百人,到现在的四千余人,托运的行李由原先的十几件,变成了现在的七八十件。

  由于分公司设备的更新,虽然效率提高了,但采取了全天候值机服务,劳动量也随着旅客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以前,哈尔滨没有中转服务,现在仅南航每天就为200余人提供中转服务,让每位旅客可以在始发站一票抵达目的地。施威说,近几年春运,给他印象最深的是,随着民航服务的细化和信任度的提升,无人陪伴儿童越来越多,最多时一天有30多个无人陪伴儿童乘坐南航航班前往各地。去年春运,一位年轻的妈妈来到机场,因为她过年要加班,所以想将孩子送到上海跟姥姥、姥爷过年,可她没时间送孩子去上海,只好为孩子办理无人陪伴儿童。“不能让孩子一个人过年,她才8岁,机场的无人陪伴儿童业务节省了我的时间,为孩子办理好手续后,只需让家里人在上海机场接机就可以了,十分方便,也很安全。”

  客流之变 哈尔滨太平机场安检员张磊:坐飞机的“打工族”越来越多

  哈尔滨太平机场的安检员张磊告诉记者,他在机场工作了近二十年,见证了机场的发展。

  张磊说,二十年前,机场只有少量旅客,每天几趟航班都会剩余很多座位。那时的旅客多是有钱人,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坐飞机是件特别让人羡慕的事。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打工族”也开始加入机场旅客的行列。

  张磊告诉记者,虽然现在乘飞机已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但每年都有第一次坐飞机的人。近几年来,很多“打工族”也舍得掏钱“打飞的”回家了。

  目的地之变 哈尔滨太平机场售票员李爽:从“北上广”扩展到世界各地

  哈机场售票处呼叫中心主任李爽从事售票工作已有11年,说起春运机票销售,李爽告诉记者,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李爽2001年参加工作,当时售票还是个轻松活儿,因为每天购买机票的人寥寥无几。“机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在2005年年末,电子客票问世,旅客只需电话或网上购票后,直接到达机场,拿身份证就可登机。这样便利的服务让很多人开始选择乘飞机出行。”

  李爽说,刚参加工作时,人们乘飞机去的目的地非常单一,无非就是北京、上海、广州,其他城市去的人很少。现在的春运,三亚、海口这样适于“猫冬”城市的机票,早早就卖没了。这种“抢”机票的情况,当年他们想都没有想过。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哈尔滨机场的航线越开越多,很多市民早早就订好了去三亚、香港、台湾等地的机票,旅游过年,即使春运期间机票价格高涨,市民也能欣然接受。

  而付款方式的变化也是机票销售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付款方式从最初的现金支付到后来的汇款,现在只要用电话就可以支付,市民只需向售票处提供银行卡号,这让很多人体会到了飞机的便利。

  李爽回忆说,十年前,一个40多岁的企业老板来到售票处,说他要去北京出差,因为对北京不熟悉,想在哈尔滨买往返的机票,但定不下回来的时间,所以想在到达北京后,再打电话预订返程票。遗憾的是,哈尔滨当时的售票情况无法做到。这几年民航售票的变化真是特别大,现在无论旅客在哪个城市,只要一个电话,机场售票处就能第一时间出票。“售票处的销售额逐年增加,去年春节,我们最多的一天卖出了500多张飞机票,这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