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21日讯 春节日益临近,“回家”是很多人的心望。真正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更是许多人的梦想。对于齐齐哈尔市景新花园二期的419户回迁居民来说,安居梦即将实现。
2012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总任务为523005套,截至2012年12月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545850套,开工率104.37%,完成投资811.9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总目标。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总量实现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回迁居民喜圆安居梦
虽然室外天寒地冻,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棚改回迁小区景新花园二期选房现场却是气氛热烈。即将搬迁新房的喜悦让回迁居民们激动不已,而选房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更是让他们感到踏实。回迁居民黄先生说,根据交钱的先后顺序分房合情合理,年龄大的、残疾人还有优先。
挑选楼层,选择户型和面积,一个个环节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选好中意的房子后,签字、摁手印、贴红标,短短的几分钟整个选房过程就完成了。很快,景新花园二期419户回迁居民就可以领到新房钥匙,在新的一年里开始新的生活。
随着齐齐哈尔市棚改工程的大力推进,2012年,铁锋区大力推动棚户区回迁房建设,在建的64栋回迁楼预计能安置3640户回迁居民。2013年初开始陆续回迁,预计年底前可回迁入住棚改居民3558户。
房子建得快资金是保障
新年一大早,哈尔滨市道外区居民马言就赶到陶瓷小区选房现场,挑选可心的房子并办理入户手续。马言告诉记者,他选了一个70平方米的户型,全家特别高兴。今年4月份开始,陶瓷小区将进行庭院景观的完善和道路铺装工作,老年活动中心和少儿活动中心、医疗服务站将同步启用。
道外区陶瓷小区是哈尔滨市2012年最大的棚改回迁项目,一期共有46栋高层,8000多户回迁居民,全部主体施工和配套设施建设只用了两年时间。房屋建得快,主要是资金有保障。作为全国首批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城市之一,2010年以来,哈尔滨市采取“异地抵押”方式,共发放公积金贷款37亿元。而陶瓷小区利用公积金就发放了19.5亿元。
2012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52万套。资金短缺是保障房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为解决资金问题,国家已批准牡丹江、佳木斯、齐齐哈尔为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省政府投入11.2亿元,争取国家补助132亿元。全省财政超收的三分之二和中央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的三分之二也全部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另外,省政府还组织6家金融机构与项目单位签订了62亿元的融资协议,全力支持保障房建设。
5年1100多万居民住新屋
在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记者看到这样一组喜人的数据:今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总任务为523005套,竣工总任务42万套。全省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22万户。截至2012年12月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545850套,开工率104.37%,完成投资811.9亿元。
农村泥草房改造完成投资194亿元,开工260084户、2116万平方米,开工率118.2%,竣工260035户,竣工率118.1%。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泥草房、农村危房改造大幅度推进,5年累计竣工350.4万套,年年位居全国首位。实现了启动最早、投入最多、总量最大、质量最好、惠及群众最广的五个“全国之最”,1100多万城乡居民喜迁新居。
2013年,我省将完成投资400亿元,结转续建保障房40万套、竣工30万套。计划投资190亿元,改造农危房、泥草房22万户。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农垦、森工、煤矿力争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同时,将棚草改造政策向小城镇延伸,利用5年左右时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80至90万套,改造农危房、泥草房62万户,到2017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