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21日讯 冰城遭遇多日“霾”伏,空气污染成为公众话题。记者17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哈工大专家研发的陶瓷基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DFR)高科技产品今年将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和牡丹江等城市推广应用,可减少发动机有害气体排放40%以上,为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资料图。
哈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日前进行的模拟室外监测环境试验结果显示,哈市PM2.5的形成来源中,汽车尾气占PM2.5成分来源的31%、供暖期燃煤排放占29%,汽车尾气成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为从源头上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等十几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在俄罗斯军工技术基础上,与国内外材料学、表面工程学、摩擦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密切配合,经多年研究和实际应用,成功研发生产出高科技产品陶瓷基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DFR)。目前该产品由产学研科技型企业黑龙江多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制造。
据悉,2010年,省环保厅、哈尔滨市环保局指导省环保协会组织了应用自修复材料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公开测试,参加测试车辆尾气有害物质下降40%以上。2012年,省环保厅、哈尔滨市环保局联合组织了DFR材料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公开测试,有效参测车20台,柴油发动机添加DFR材料前后污染物平均降低91.2%;汽油发动机添加DFR材料前后CO平均降低13.04%、NO平均降低28.86%;添加后行驶8000公里测试,平均节油13%。2012年9月,省环保厅组织召开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择优会议,推荐各地结合实际,选择使用“陶瓷基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治理汽车尾气技术”。
17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雄鹰检测站,见到一些车辆正在添加DFR。出租车司机穆融告诉记者,去年2月份他的车检测尾气不合格,后来使用了DFR,车开起来噪音小,动力增加,顺利通过检车,今天是第二次来添加,既省钱又减少污染。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技术研究所孙强教授说,DFR材料是以润滑油或润滑脂作为载体,就是加入汽车发动机内“工业味精”,它进入机械内部摩擦表面,通过超精研磨,清理氧化物、油垢和积碳,提高发动机的密封性能,使油料、燃气燃烧充分,从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颗粒物排放和节省燃油,进而减少由于发动机尾气排放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空气污染。
哈工大机电工程学院摩擦学研究室曲建俊教授介绍说,陶瓷合金层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使摩擦阻力大幅度降低,从而可使发动机节约燃料消耗5%~20%以上,使输出动力提高10%~30%。通过提高发动机的密封性能,使油料燃烧充分,从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40%以上,降低颗粒物排放30%以上,大幅减少由于发动机尾气排放而造成的空气污染。
据测算,97万辆汽车发动机应用DFR材料燃油节省率平均为13%,按次节油率计算,哈市汽车发动机每年至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