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理论文章
搜 索
飞雪素装迎春来 文兴龙江绽锦绣——2012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013-01-21 10:24:0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盛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围绕中心“鼓”与“呼”,站在中心闯和干。迎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兴起热潮,“最美教师”张丽莉等重大典型在全国产生极大反响,全国“五个一”工程囊括文艺类全部奖项并获组织奖,五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圆满收官,文化体制改革跟上全国步伐,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接近全国水平,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全面推进……当这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在不平凡的2012年定格的时候,我们看到,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累累硕果光耀北疆,昭示未来。

张效廉在哈洽会听取东北网数字出版平台建设情况汇报。(资料图)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扬帆领航 结出最现实的教育成果

  理论似乎离人们很远,热点却围在人们身边,当理论指导现实,当现实验证理论时,人们看到的是更大的一扇窗。全省理论武装工作努力探索服务基层群众、普及科学理论的新路子,在党、政府和百姓间架起了“连心桥”。

  “政策宣讲不像‘喇叭’,更像‘快递’,给咱老百姓送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说这话的不是别人,就是普通基层群众。50多场宣讲报告,4万多人直接听讲,场场报告气氛热烈,次次宣讲凝神聚力……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两度组建省委宣讲团,马不停蹄地奔赴全省各市地(系统)、县区开展大规模集中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以一组组具体的发展数字、一个个鲜活的典型案例、一幕幕幸福的美好愿景,广泛积聚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幸福龙江的社会共识和发展动力。各级宣讲员走进社区广场、集市超市、田间地头,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讲政策、拉家常,摆事实、讲道理,增强了干劲,促进了和谐。制定“含金量”高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的意见》,提升理论宣传工作层次、水平。

  善思者,行无疆。无论是洋洋万言,还是寥寥百字,政府用得上、百姓看得懂的文章有效发挥作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之路——黑龙江“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发展战略思行录》让理论与实践“交会对接”。《推进我省对俄开放战略升级研究》、《高寒对黑龙江省居民的生活影响与对策建议》等应用对策成果列入省委省政府决策。省委中心组理论文章《坚持学以致用推动科学发展》在《求是》刊发。研讨文章《坚持学习型党组织实践指向》在中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研讨会上交流。研究成果《超越西方“消费社会”模式走“生活型社会”之路》被国家《成果要报》选用。光明日报重头报道省社科院走基层、出成果的经验作法。2012年,全省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74项,创历史新高。

  理论照进现实,创新驱动发展。文献片《文化伟力》在央视隆重播出,成为近年来全国少有的一部全景式展现文化力量的电视片。文献片《学习》获得2011-2012优秀国产纪录片中篇奖、中央组织部创新奖。易中天、马瑞芳等10余位大家名家走上“龙江讲坛”,活动影响力大幅攀升。

  “阳春白雪”转化为“下里巴人”,理论套餐现实管用,“五个龙江”建设的丰厚内功正在磨炼升成……

  扬神鼓劲 发出最质感的奋进声音

  一轮轮重大宣传同声相和、此起彼伏;一次次跨越发展精彩不断、激情满怀。强大的舆论支持为“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高奏凯歌,“龙江号”列车在现代化的轨道上奔驰得又好又快。

  大美龙江,新闻富矿。全省新闻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大做强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成就宣传报道。突出节点,逐步升温,“取法其上”,党的十八大、省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全会、全省“两会”等宣传基调昂扬、振奋人心,实现新闻报道零差错、出版播出无事故。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组织开展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大美龙江竞风流”等主题报道提气扬神、鼓舞干劲。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的合作,中国新闻社黑龙江分社成立,中央主流媒体刊播我省稿件1.6万篇,“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被作为重头戏频频亮相。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就体现在媒体身上。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化“走转改”,用双脚丈量民情,探骊得珠,群众拍手叫好。黑龙江日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等报道受到中宣部点名表扬,挖掘现代大农业有益经验、助推掀起学习英雄人物热潮等报道两次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的积极推介,编辑部文章《发展为了龙江人民》受到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粮安天下”、“龙江交通精神”、“龙广记者的支教日记”等系列报道得到中记协的充分肯定,张广雷获得长江韬奋奖,续写我省连续9届获此殊荣的传奇,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七。黑龙江电视台集中报道医疗保障、“三棚一草”改造等民生实事,“春雷行动”、“红盾护农行动”、“给梦想插上翅膀”、“公共服务大篷车”、“援助龙江行”成为深入人心的公益活动,黑龙江卫视跻身全国前十,遥遥领军东北。东北网络台日均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民生频道被评为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东北网络台稳居全国50多家省市级重点新闻网站综合排名前5位。积极满足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科学报道居民阶梯电价推行、鹤岗煤矿透水事故、三环路群力高架桥上行匝道侧翻等突发敏感事件。人们说,“原来新闻是可以有温度的”。

  号角嘹亮,鼓声阵阵。重大报道异彩纷呈,常规报道突出重点,民生报道注重贴近,新闻宣传还在精彩继续……


张效廉出席项目推介会和签约仪式。(资料图)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扬善崇德 亮出最感动的道德名片

  “因为一次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伸手相助,我与死神擦肩而过……我还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能体会到人间的真情,我真的特别知足。”2012年9月4日,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最美教师”张丽莉坐着轮椅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人们已是泪水涟涟。

  文化强,强在道德。围绕张丽莉重大典型,坚持从时机、定位、策划、后续宣传等方面深度打造,主动宣传真、大力倡导善、积极颂扬美。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媒体连续推出事迹篇、关怀篇、爱心篇、反响篇等多个单元主题宣传,两个月时间,共设立专栏100多个,刊播相关稿件1800余篇。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报道着张丽莉,许多海外媒体也对张丽莉给予高度关注和报道。全省通过召开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出版报告文学集,打造精品艺术等形式,有力指引普通人的道德取向。

  有诗人言:“如同布匹,精神也需要洗涤。蘸着昂扬的色彩,荡洗懈怠、萎靡、迷惘和疲惫”。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接见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激荡人心、鼓舞士气。报告团赴甘肃、重庆、安徽、湖北等地巡回报告,所到之处,都有鲜花、掌声和泪水;每到一处,都彰显忠诚、责任和使命。张丽莉带给人们的冲击和影响久久不能释怀。

  大爱满龙江,芳草碧连天。“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叔叔”谢尚威、“最美乡村教师”刘效忠、“最美女生”郭肖歧、“最美大妈”杨惠等一串串闪光的名字温润心灵、涵养人生。聚焦他们,礼赞他们。“大爱满龙江”英模先进事迹报告团深入省内部分市地巡回报告,传播善念,启迪心灵,升华价值。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2012年,坚持“主体在民、参与靠民、宣传为民”的原则,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大力营造“抱起团儿来做好人”的浓厚氛围。“弘扬雷锋精神、共建美好家园”主题行动、“寻找身边的美”道德实践、“大美大爱龙江”原创评选、“感动龙江”年度人物(群体)评选宣传、“大学生年度人物暨道德模范人物”评选表彰、“热爱人民军队,共筑钢铁长城”教育实践等活动点亮了龙江人内心深处的思想道德明灯,让善的火光温暖心田。

  长流水不断线。“龙江好人”一次次将大爱传播,一遍遍将大美演绎,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春风扑面,沁人心脾……

  扬歌起舞 捧出最惠民的文化大餐

  2012年9月24日晚,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现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效廉从李长春同志手里接过沉甸甸的奖牌,我省申报的电影《萧红》、电视剧《松花江上》、舞剧《鹤鸣湖》、广播剧《中国有个北大仓》、歌曲《爱中华》赫然奖榜,这一届,我省囊括文艺类全部奖项,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连续三届囊括文艺类奖项的省份,省委宣传部获得组织工作奖。作为全国文化艺术领域最高奖、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文艺奖项,龙江创作的“满堂红”星光璀璨。消息传来,一片欢腾,期待与守望,追求与付出,汇成了幸福的暖流。

  省委书记吉炳轩在全省文艺家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活动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到龙江大发展、好发展的工地、工程中去,创作出更多更好反映生活、揭示生活、升华生活、引领生活的优秀作品。

  《诗》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斯之谓也。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开展“火热时代多彩龙江”采风创作活动,用鲜活笔触勾勒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写百姓故事、为人民放歌。文艺精品创作风生水起,全年共完成电影7部、电视剧11部,创作首演剧(节)目36部,组织大型文艺演出39台。电影《铁人王进喜》在央视公映。电视剧《焦裕禄》在央视热播。话剧《大湿地》晋京演出。评剧《风雪夜归人》获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音舞诗画《达斡尔人》囊括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11个奖项。广播剧《达紫香》获全国广播文艺大奖,实现我省广播文艺20连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59个精品图书出版项目入围国家级项目与工程规划,4种图书入围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17种图书在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评奖中获奖。

  杯杯醇香的文化美酒精心酿造。文化大世界、省博物馆新馆、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实现全省覆盖,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乡镇覆盖;全省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免费开放。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黑龙江之冬”国际文化艺术节、“龙歌”音乐会、“城市之光”、“金色田野”、“欢乐校园”成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国运昌,文运兴。龙江文化“软实力”已悄然变身为幸福的“硬支撑”……


我省5件文艺类作品在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中获奖。(资料图)

  扬风破浪 溢出最活跃的产业增量

  这是一个人头攒动、人气爆棚的地方。一樽4米多高的“雪娃”雕塑敞开双臂、热情拥抱。10大文化产业集团、10大文化产业基地、10大文化旅游名镇、20大文化产业项目、30名大师级产品全景呈现。第八届深圳文博会黑龙江展区,前来参观、寻求合作的客商络绎不绝。总签约额155亿元,创下历届文博会中龙江团签约金额的峰值。

  文化产业生金吐银,势如破竹。坚持工程化统筹、项目化运作,按照“一核、三点、五区”总体布局,深入实施大开发大融合战略,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增幅40.4%。

  这一年,坚持园区推动,基地孵化作用有效发挥。省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实现入驻企业300余家,动画片生产跻身全国电视动画企业十强。新增国家级园区基地3个,哈尔滨市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同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柏承工艺品有限公司被命名为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这一年,坚持龙头带动,市场主体实力明显增强。省出版集团推动数字出版、绿色印刷、连锁经营和网上商城升级,开展旅游、影视等业务,整体实力不断提升。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一次完成全省有线网络资源整合,实现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四统一”,被业内称为“黑龙江模式”。

  这一年,坚持项目牵动,开发融合成果全面展现。着力推进12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全省已建、在建超千万元项目83个。文化加旅游,冰雪大世界、伏尔加庄园等规模、影响不断扩大。文化加科技,盛源文化传播公司与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合作打造黑龙江专区,“魅力黑龙江”成功上线。文化加地产,哈尔滨群力新区关东古巷正式运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日益红火。

  激活内力方能“弯道超车”。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等转企改制,如期完成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以省出版集团股改上市、龙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资产重组上市为重点的内部改革,搞好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省图书馆、省电台、省电视台等重点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省实现转企改制文化单位276家,完成核销事业编制11246个,全省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3个市地和8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先进单位。

  斩关夺隘,一路向前。随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出炉,龙江文化产业的光彩更加鲜润……

  扬花飘香 创出最生态的文明家园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看到的是满眼文明景象,听到的是满耳文明之声,龙江人仿佛徜徉在一幅幅“画卷”里。2012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27个全国文明城市和提名资格城市进行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我省四个城市接受测评,哈尔滨市在13个省会、副省级提名资格城市中列第3位,大庆市在23个地级文明城市中列第17位,伊春市在61个地级提名资格城市中列第24位,绥芬河市在4个县级文明城市中列第2位。

  成功的秘诀在于目标的稳定。认真落实省委“要持之以恒地抓好‘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程”要求,把创建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召开汇报会、电话会、现场会,深入开展“创三优、强素质、建美好家园”活动。

  一分布置,九分落实。

  推出集中行动,城乡环境面貌“靓”起来。实施“春风行动”,110多万名干部群众清理垃圾1.4万多吨,整治裸土面积400万平方米,清理绿化超高土90万平方米。实施“春绿行动”,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14839公顷,新增公园106个。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主次干道完好率接近90%,建设工程文明工地平均达标率超过9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为36.32%和33.22%,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63%。我省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得到中央文明办肯定,有2个城市建设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注重规范养成,城市公共秩序“好”起来。拆除违章建筑100多万平方米,清理城市“乱象”220多万处。整治校车,治理“三超一疲劳”,交通一般以上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产损失同比分别下降7.12%、4.86%、4.8%、17.29%。

  突出重点难点,公共服务能力“强”起来。以政务服务窗口和公共服务窗口为重点,狠抓优质服务,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全省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成立党员服务队6454个,建立党员先锋岗22590个,划分党员责任区11870个,解决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15万件。

  开展系列活动,市民文明素质“高”起来。创建“文明餐桌”,倡导文明用餐、节俭用餐、科学用餐、健康用餐。创建“漂书站”,首批建立30个活动示范点,浓厚学习之风。修订完善《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全省2966个社区、3135所中小学校和1500多个高校的院系和驻区驻市单位共建立2万多个志愿服务工作站,共有176万干部群众成为注册志愿者。我省5位志愿者、1个单位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天空变蓝,江水变清,道路变平,环境变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扬名立标 打出最神韵的外宣品牌

  “只有踏上这片土地,才真正明白她衬得起‘大美’的气势,更会在她不断发展的脚步中体会到一种龙江精神。爱上这片土地!”2012年8月,以“见证黑土发展,体验大美龙江”为主题的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大型采访活动成功举办。70余位编辑记者行将离去时,中国网的记者深情地写下了这段话。

  大美大爱,必当大手笔策划、大外宣“登场”。2012年组织大型经贸及文化交流活动的新闻宣传20余次,举办新闻发布会43场,邀请和接待媒体交流采访团队10余个,协调中国日报及境外媒体刊发专版78块,开设“黑龙江新闻”网上专题40多个,为大美龙江营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和发展气场。美国探索频道著名自助游节目《玩转地球》制作团队拍摄制作大型纪录片《连接中国》“大美大爱黑龙江”,以39种语言,面向1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传播,生动展现冰雪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文化、俄侨文化、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独特魅力。“非洲法语国家新闻官员和记者研究班”、“拉美国家记者团”等走进大美龙江、感知发展优势,龙江印象,丰饶饱满。

  龙江元素,“一遇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2012年,通过中国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台湾企业龙江工业行、海峡两岸经贸论坛等经贸关系,大力开展活动外宣,龙江实力步入国际市场、世界舞台。“黑龙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韩国交流活动,20个重点合作项目成功签约,实现外宣涉足中韩文化产业项目合作的历史性突破。2012年,通过中俄文化大集、黑龙江友城文化周、中韩日俄“文化创新与传播”交流、黑龙江电视周等文化关系,大力开展文化外宣,龙江记忆在域外落地生根。黑龙江文化艺术代表团在俄罗斯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的几座城市举办数场演出,观众达5万多人次,增进了睦邻友好。

  龙江通往世界的“双行道”越走路越宽。《伙伴》杂志实现俄罗斯“本土化”。《你好,俄罗斯》电视节目成为远东地区了解中国的窗口。《这就是黑龙江》电视节目成为我国仅有几家具备在央视英文发稿能力的省级台之一。黑龙江新闻社韩语频道作为CNTV第六个外语频道日益引起韩国各界关注。“情动香江,携手共赢”联谊会密切了龙港媒体合作。“黑龙江发布”微博播发信息1400余条、图片300余幅,粉丝达30余万,成为美誉龙江的“培养基”和“蓄水池”。

  展示龙江,增辉中国。坚实的外宣脚步走出了大美龙江的广度……

  龙腾北疆擂重鼓。2013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斗志昂扬、信心满怀,用一次次文化建设新高潮助推“五个龙江”大跨越!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