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24日讯 2012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省工业战线多方谋划,稳中求进,获得不凡发展成绩——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跃上12000亿元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759.9亿元,增长10.5%,比上半年回升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3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回首2012,工业战线的人士唏嘘不已。面对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我省工业经济开局不利。形势严峻,省工信委与11个部门联合出台工业稳增长17条措施,组织电、热、煤、气、运和资金等要素超前供需衔接,监控重点企业由百户增至156户,组成14个督导服务组深入一线解决重点问题超百个。与外埠企业项目合作,举办台企龙江工业行招商活动。“诚信龙江”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出台,全省《无线电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成功举办“2012中国新材料博览会”,合同交易额和意向合同额突破190亿元。节能减排工作依然紧抓,关闭小企业131户,6个行业35户企业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预计全省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以上。
工业经济强镇突出。资料图。
逆势生长的龙江工业还有更多的亮点——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项目是我省工业经济的火车头。2012年,我省工业大项目建设创历史最好水平。预计全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000个,同比增长42%,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00个,增长56%;投产项目3500个,增长30%。重点工业项目“双百工程”开复工率达100%。工业园区有了新发展,16个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加快建设,新增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家。预计全省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200亿元,增速连续9个月保持4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全省县域经济围绕建园区、抓招商、育产业、上项目异军突起。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加大工作联系和推进力度,2012年集中推进总投资570多亿元120个大项目,预计全省县域GDP增长16%,工业增加值增长22.3%。
年初全省首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黑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颁布实施,拉开了我省“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序幕。一年中,我省建设各级创业基地145个,培育创业小老板超万名,评价认定成长型中小企业1000户,首批12个公共服务窗口平台投入使用。一揽子扶持政策激发了龙江中小企业前所未有的活力,预计全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5%。
龙江迎来云时代,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效益显现。2012年哈尔滨中国云谷加速建设,“基础云”、“平台云”、“金融云”、“物流云”、“媒体云”、“政务云”和“行业云”齐头并进;食品安全追溯、煤矿安全监测、油田数字化测控、危险品车辆运输、森林防火与监控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步伐加快。全省信息化推进联盟组建成立,哈药集团等3个项目获国家两化深度融合专项支持。军民产业基地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8个重点军工民品项目开工建设,军工民口配套企业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