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4日讯(迟志磊 记者赵海)24日,省工商局启动2013年“红盾护农”执法行动,全省工商系统将以推进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提高农资监管可追溯力为重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全省工商系统召开2013年“红盾护农”执法行动会议。东北网记者 赵海 摄
今年“红盾护农”执法行动将创新农资市场监管方式,提升农资市场监管效能,重点推进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在已经完成软件设计、数据采集和应用试验等工作的基础上,搭建全省农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平台建成后将把农资市场监管应用系统建立在工商综合业务平台之上,实现与登记管理、执法办案、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农资市场监管的可追溯力。
省工商局要求全系统突出日常监管体系建设与农资市场专项治理整顿。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加强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监管、严格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农资经销网点(店)为重点地区,以集中交易的各类农资批发市场为重点市场,以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等为重点商品,加大农资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农资经营者,曝光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典型案件,整治诚信度差的农资交易市场。
全省工商系统在推进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和加强农资经营者自律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将大力拓展支农扶农服务领域。组织开展送法律法规下乡、送科技下乡、送农资下乡等活动。深入到乡村集贸、专业农资市场中,向农民群众宣讲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协调农资质量安全示范店和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为农民传授农资商品质量知识,展示优良农资商品,增强农民自我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
2012年全省工商系统扎实开展了以“春季打假百日行动”和“肥料打假专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红盾护农”执法行动,共查处各类农资案件6134件,查扣假冒伪劣种子57吨、化肥233吨,为农民挽回损失386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