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5日讯 2011年10月24日,一次碰撞试验令人胆战心惊,一辆福特福克斯以120英里(约合每小时193公里)的时速撞向一面混凝土墙。
国际高速公路安全慈善组织的埃莉·皮尔森说:此次测试让公众意识到高速驾驶的潜在风险。我们希望任何看到测试的人在下一次加速时都会三思而后行。
两张图:一张车速表指针接近“270”;一张行车电脑显示每小时267公里。
一句话:继机场高速260后,奥迪A6L京哈高速急速狂飙267迈!
22日,名为“神秘男人”的冰城网友在百度贴吧哈尔滨吧的一个炫速帖迅速引来众多网友围观,百余人留言谴责:“玩命”、“这种记录不光彩”。“神秘男人”则不断解释:“我不常这样。只是在没人没车的地方想试一下。”
每小时267公里=每秒74米=20秒跑完中央大街,这个速度普通飞机已可起飞,以这个速度撞击,结果……在谴责这种夺命狂飙之余,带着疑惑和好奇,记者也走近了“神秘男人”——安子,探访这位狂飙哥的内心世界。
两面的人两面的车
23日9时许,记者见到“神秘男人”。短发、高瘦、服饰中规中矩,这一切让人很难把他与疯狂、张扬、玩命的狂飙哥形象联系起来。他告诉记者,圈内人都叫他“安子”,今年29岁。
在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他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驾车经验和各种车型的优劣。
安子自述,自己有三台车,两台奥迪和一台英菲迪尼,奥迪都已改装。但记者却发现,对于驾车他是一个矛盾的人。安子说:“在市区不开快车,我们玩车是有原则的,闹市、人多的地方绝对不飙车。”随后又补充:“我喜欢那种子弹出膛一样的感觉和发动机咆哮声带来的刺激,上瘾了,真是爱死这种感觉了。”
坐在他的车上,记者发现,这个爱死了飙车的人在市区驾车异常谨慎,车速没超过每小时30公里,转弯时减速、打转向灯一样都不少。“我在市区从不开快车,遵守交通规则是必须的,闹市飙豪车的都是一些小孩子,我可不想惹事,安全了自己也安全了别人嘛。”安子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命悬一刻爱上飞车
安子第一次接触车是上高中时,当时做生意的父亲为了运货,买了一台微面。他说:“我经常帮老爸送货,第一次开车就喜欢上了,恨不得天天睡在车上。”为此,他买了很多汽车赏鉴、维修方面的书籍,没事就研究,后来家里的车出什么小毛病,他自己就能修。
“那时最大的理想就是开个汽车修配厂,大学毕业后,我筹划了很长时间,可老爸说什么也不同意,更不肯借钱给我创业。”安子说,老爸希望他能考公务员或考研,为了这事,父子势同水火,见面就吵。
2009年冬天,安子一气之下开着家里的一台越野车离家出走,第一次开快车险些丧命。“也没注意车速表,估计可能过100了吧,因为从来没开这么快过,结果在哈同高速撞上了护栏。”安子轻描淡写地说着,好像这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事故中,安子右臂骨折,肋骨断了两根,在医院休养了将近半年。
出院后,他的生活因此有了两个改变,其一是父亲再不逼他考公务员了,其二是他爱上了这种极速狂奔的感觉。
宣泄?刺激?说不清理由
他告诉记者,有车的人很多,喜欢玩车的很少。他的圈子很窄。“我们一共五个人,家境都挺好,开的也都是好车。”安子说,自己除了帮助老爸打理生意,基本不跟外界接触。“我们的圈子也不欢迎外人来,飙车跟玩命差不多,老爸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喜欢飙车。”
安子说,除了女朋友他就剩下这些哥们可以交心。他掏出钱包里的照片,上面有一个长相娟秀的女孩。“我们处了3年,她是一家商场的导购员,家里挺困难,老妈常年卧病在床。因为她的工作和家境,老爸极力反对我们结婚。”在安子眼中,只有飙车的时候才能彻底释放创业的烦恼和爱情不被理解的苦楚。但是飙车真的能释放苦楚吗?安子自己也说不清。
对话安子
记者:你们经常在一起飙车吗?
安子:大家没事的时候,会商量外出自驾游,一般飙车都是在这个时候进行,但大家都挺忙,能聚在一起的时候很少,有时候一年也聚不上一次,平时都是电话聊聊天。
记者:为什么要开这么快?只是为了刷新纪录?
安子:嗯,当时我们特意选了一段没有监控的路,我们说好了,只要时速指针一过260马上减速,就是为了刷新宁波258的纪录。
记者:你不觉得你的行为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吗?
安子:我一直在看网上的留言,确实很多人在骂。我也觉得这么开车太不靠谱。时速超过200公里时,路两边的景象都模糊了,好像坐过山车,现在想起来腿还抖。大家批评的对,这么飙车对谁都是不负责任,万一出事没地方后悔。
记者:今后还会继续飙车吗?
安子:看了这么多网友的批评,我也觉得再这样下去早晚会出事。我们几个哥们正在商量,我拿大头,其他人入股建一个汽车竞速俱乐部,再想办法融资建一条国际标准的汽车赛道,专门征集喜欢玩车的人加入,不再去闹市或者高速公路上飙车,实在太危险。
采访结束时,安子告诉记者,他的创业计划已经得到老爸同意。与银行商量贷款事宜、为俱乐部选址、找会计公司核算经营成本、联系车友会……每天他都忙得够呛。但他对自己的未来很乐观,他相信自己的春天就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