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5日讯 再有10天,烟花爆竹就该在市面上销售了,鞭炮零售商马大哥却兴奋不起来。由于去年鞭炮销量不好,今年他减少了进货量,“最近雾霾天这么严重,大伙更不愿意使劲放了”。马大哥的同行们也预测说,今年的鞭炮市场不会太“响”。
马大哥的摊点在道里区友谊路附近,规模较大。去年,他从市鞭炮公司进了12万元的烟花爆竹,最后剩了3万元的货。“销量一直在降,去年销量比前年降了两成左右,今年就少进两成,希望别再有存货,要不根本赚不到钱。”马大哥说。他告诉记者,减少进货量的鞭炮商不在少数,还有一些商贩今年干脆“洗手”不干了。
“我已经5年没放过鞭炮了。”“80后”市民小吕还是小时候过年时,和堂弟妹在家长的看护下放鞭炮、看烟花的。现在一到过年,鞭炮的噪音污染、环境污染让她看不下眼。“看春晚都听不到赵本山说啥”,小吕调侃道。小吕周围的很多朋友也都告别了鞭炮,“对环境的影响确实太大了,满地鞭炮屑,空气也变得更差”。
记者采访中发现,随着城市、家庭娱乐活动的增加,人们的节日娱乐方式日趋多元化,放鞭炮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独生子女增多、人口老龄化导致的人口结构变化,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等因素,也影响着鞭炮销量。
眼下,鞭炮销售者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市日杂烟花爆竹有限责任公司高经理说,虽然烟花爆竹销量逐年下降,但公司仍要保证我市鞭炮供应,今年的进货量并未减少。他们希望通过更新鞭炮样式来吸引消费者。“希望增添了新品种,能受到市民的欢迎,不再赔本赚吆喝。”吸了一口满含PM2.5的空气,一位鞭炮零售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