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6日讯 (记者 王蕊) 脑血管病已成为世界第三位、我国第一位的死因,而黑龙江省更属于脑血管病高发区。26日,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省政协委员王同堂建议,黑龙江省可借助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项目的推进,实施以省政府为主导的、防控脑血管病高发的“惠民工程”。
省政协委员王同堂在分组讨论会上发言。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疗经费高的特点,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该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绝大部分是可防可控、有例可循的。上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预防控制脑血管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中,美国在近50年内的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了50%;日本经过多年努力,脑血管病死亡率从世界第1位降到第3位,死亡率有40%幅度的下降。在1986年至1990年间,我国也曾在7个城市进行干预试验,4年后发病率下降57%,死亡率下降46.8%,干预效果明显。
“省委、省政府应该重视起来,采取有力措施降低脑血管病高发病率。”王同堂建议,黑龙江省应将防控脑血管病纳入黑龙江省“惠民工程”,由政府投入、医疗保险机构牵头,建立以医疗单位为核心的脑血管病防控体系;医疗部门建立科学、系统的检测诊断治疗体系,尽可能实现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药物治疗干预。同时,尽可能多地争取黑龙江省相关医院成为国家脑血管病防控基地医院,快速提升黑龙江省防控脑血管病水平,培训更多会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技术人才,降低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造福于黑龙江百姓。
“黑龙江省还应建立脑血管病筛查防治的网络体系和数据库,以三级基地医院带动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中心、农村卫生院,为我国脑血管病防控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王同堂建议,以此为依托,黑龙江省还可促进相应生物药品的开发研究,为我国脑血管病防控做出贡献,并支持黑龙江省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药品的研制和生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