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8日讯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一词在网上广泛流传。“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连日来,记者走上齐齐哈尔街头,对行人的违章行为进行走访,发现“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在鹤城市区确实普遍存在。
行人违规现象较普遍
走访中,记者发现,鹤城市区的交通环境,较新交规实施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但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27日,记者在卜奎大街与南马路交会处看到,车流量相对较大,但闯红灯者却一点都不少。该路口东西方向的车辆正在通行时,从北至南走来的行人,不顾南北向显示的红灯,便从车流中穿了过来。
在卜奎大街与中华路交会处记者看到,每当直行方向红灯亮起或左转车辆绿灯通行时,总有一些行人闯红灯强行过马路,导致车辆发生拥堵,甚至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行。“这种现象实在太平常不过了,只要有个‘带头大哥’,大家就可以过马路了。”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年轻女孩无所谓地说。记者在红灯路口观察,不到2分钟的等待时间里,有9名市民不看信号灯直接过马路。被阻挡的车辆只得减速,致使后方心急的车主纷纷按起喇叭,刺耳的声音此起彼伏。
私家车车主刘莉莉告诉记者,她是新手刚刚考完驾照不久,平时她开车时最担心的就是行人突然横冲过来,怕来不及刹车发生交通事故。
记者采访中发现,除闯红灯的问题外,行人在非机动车道上行走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在解放门市场门前的汽车站附近,记者看到,很多乘客从车站内出来后,成群结队走上机动车道,全然不顾身侧呼啸而过的车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从众心理是主要因素
“红灯停、绿灯行”等交通规则人人皆知,在现实中却被抛诸脑后,原因何在?
记者在多个路口采访闯红灯的行人,他们大多表示,别人都过,自己站那儿等反而会觉得不好意思。一些人还认为闯红灯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小,且不会“恰好砸在自己身上”。市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及从众、侥幸心理是闯红灯陋习形成的主要因素。
行人遵规守纪是维护正常交通秩序的重要一环。有关专家指出,行人闯红灯等陋习一方面影响交通安全,还严重降低交通效率,行人闯红灯与车抢道形成的无秩序造成的后果就是无通行效率。
出租车司机崇师傅认为,因为违法成本较高,大多数机动车均能遵守交通法规,但因为对非机动车、行人缺乏有效监管,他们闯红灯的行为十分普遍,并造成交通拥堵。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非机动车及行人的法规常识普及和处罚力度,做到人人遵守交通法规,共同营造良好的通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