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商家门前私设停车场亟待治理 变相占用公共资源惹众怒
2013-01-28 06:42:33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张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8日讯 商家门前场地明明是公用的,可是,近日,记者却接连接到多个市民反映,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新化路和青云街许多商铺门前却屡屡摆放着“请勿泊车”、“禁止泊车”等警示牌,甚至有个别商家竟将门前场地用椅子、绳索或反光锥圈起来据为己有,公然摆出本店“用餐专用车位”、“进店鸣笛”等警示语,使我市本就紧张的停车位问题更为突出。1月22日,针对这一现象,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现状:商家门前频现“禁停”牌

  1月22日下午,记者在龙沙区新化路某药店永青分店看到,一个用白纸黑笔写就的“药店门前禁止停车”警示牌赫然立在药店门前显著位置,而路旁一辆本欲在此泊车的私家车只好将车开走,另寻停车位。

  在新化路钱江超市,门前摆放着三个反光锥和一个塑料桶,将门前围起来,防止其他车辆进入。

  在欧格西餐门前,商家也摆着“用餐专用车位”警示牌,并且,门前角落处还放有几摞反光锥,似是用餐高峰时,商家摆在店前,防止其他非该店就餐车辆进入的。

  接着,记者由新化路拐入与之相连的青云街,那里的情况比新化路更甚,在青云街韩香炭烧店门前,商家同样在店门前摆放了3个红白相间的反光锥,在反光锥上面用记号笔写上了“本店就餐车位”字样。

  在圣雪绒羊绒衫专卖店门前,商家更在门前摆放了一个醒目的不锈钢警示牌“禁止泊车”。随后,记者沿该店依次向北走,又看到嫉妒服饰、发现服饰、周老爹食品、特香包等店,更是家家门前或用黄色或用红白相间的塑料反光锥,禁止泊车。

  此外,在该路一名为“酷禄哲”的外贸服饰店和一家名为“问面”的饭店门前更甚,前一个不仅用绳子分别拴住两个旧椅子,拦成一条线,还在椅子背上公然用白纸黑字印上“进店鸣笛”,而后一个则用绿白相间的塑料反光锥,贴上白纸,同样明目张胆注明“进店用餐先鸣笛”字样。

  不仅如此,在新化路北段韩国霞宇化妆品店、猫人内衣店、汪氏蜜蜂园、四季鲜花批发、老郎酒鸿翔烟酒茶等店,禁停竟然还用上破珍珠岩箱、破椅子、破纸壳箱等废弃物。

  一路走过,记者粗略数一数,仅市电业局大楼至青云街与中环南路交叉口,商家门前划地盘的就足有近20家。

  业主:我的地盘我做主

  采访中,记者发现,商家似乎将自己“圈占”停车位现象当成了“潜规则”,认为理所应当,你家圈了,我家差啥不圈,不圈才是傻子。甚至还有个别商家,把自家店门前场地当成了自己的“自留地”,看成了自己私有财产,公然注明:本店用餐车位,或打出“进店先鸣笛”警示语。

  其中,青云街一家餐馆经营者理直气壮地告诉记者:“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而我的店紧挨路边,门前就这么大地方,如果再让别的车辆停靠在我门前,我们店来客人不是就进不来了吗,我还挣啥钱?”

  而在该路上的一家内衣店,用破椅子“禁停”的店主则表示,自己本应有优先使用权,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对此,尽管许多市民都心存不满,却并未对此较真,而多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怕强行停车遭对方打击报复,而选择将爱车开走,以免爱车吃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商家的行为是一种纵容或姑息。

  车主:凭啥不让我们停

  私家车主李某告诉记者,几日前,他和同事开车来青云街办事儿,本想把车停在一家饭店门前,却发现饭店前赫然摆着“禁止停车”的警示牌,无奈,他只好与同事另寻其他店前停车。没想到,他试着将车停在附近几家商铺门前的停车位上,都被车位“所属”的店家以各种理由拦了下来。“停店家门前,店家不让,停马路上,交警算违停,这不让停,那儿不让放,我停哪儿啊?总不能不停吧。”

  市民赵女士则气愤地说:“要想停车,只能进店消费,不消费甭想停车!公共资源咋就成了私人的呢?”

  而另一私家车主陈先生表示:商家的行为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加剧市区停车位紧张,希望有关部门能管管,让这类“禁停牌”早些消失。

  城管:商家无权门前圈地

  对此,龙沙区城管大队大队长魏宝文明确表示:“商家无权自行在店门前设立‘禁止泊车’的警示牌。商家门前场地属共同资源,为大家共有,一些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私自占用共同资源,设置‘禁止泊车’、‘本店专用就餐车位’等警示牌的行为,等于变相将公共停车资源变成自家停车位,这是不合法的。”

  但魏宝文也表示,由于上述各类“禁停牌”非固定标志,而是可移动物品,给他们执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没有什么明确的处罚办法,对此,他们也没啥好措施,好办法,只能看见一个管一个,先对商家进行批评教育,再责令其拆掉或撤除。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