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又一年春运大潮 记者带您感受旅途中的酸甜苦辣
2013-01-31 09:23:10 来源:大鹏新闻网-牡丹江日报  作者:秦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1日讯 1月27日1时,可能是凌晨的原因,火车站候车室里等候乘车的旅客并没有想象中多,根本无法感受到春运大潮的汹涌。但记者还是在往返牡丹江与哈尔滨中,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了春运旅途的酸甜苦辣。

  酸——依依惜别

  候车室里,一对窃窃私语的情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两人大约20多岁,相拥着站在候车室的一角,女孩低声哽咽着。男孩一边轻拍着她的后背,一边擦去她眼角的泪痕,而且还不忘轻声软语地安慰着:“你回家陪爸妈过年,过几天就回来,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别哭!”男孩的安慰让女孩哭得更加厉害。

  检票了,女孩随着人流进入了检票口,男孩站在检票口外,隔着栏杆的两个人,仍旧不愿松开手。

  家在远方,就有无法割舍的牵挂,在牡丹江生活过了,这里也会有牵挂,离开时,也总会有依依不舍。

  甜——祈盼团圆

  回家过年,在牡丹江务工的仲师傅感觉到的是无限的甜蜜。他告诉记者,来牡丹江打工已经很多年了。起初,他和妻子一块出来打拼,夫妻俩干的是瓦工活,每天起早贪黑,和泥、贴砖,靠的是力气吃饭,每天累得要死,收入并不高。最近几年,仲师傅的手艺和为人越来越得到“圈里”的认可,很多人都找他干活,忙不开的他便从老家带人组建了一支瓦工队伍,专门在牡丹江承揽大型的工程。如今,他们这一行的工资节节攀升,好一点的瓦工一天就能赚到五六百块钱,作为带队的他,收入也自然是水涨船高。

  “我家里的?在家照顾孩子,早不出来干了。”想到妻子儿女的翘首期盼,仲师傅甜蜜的小幸福也感染了记者。

  苦——旅途劳顿

  高师傅老两口是陪儿媳、孙子到浙江与儿子团圆的。刚到候车室,他们就发现一个背包落在了家中,回去取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只能再想办法。这次出门,他们共带了12个包,主要是3个月大的孙子要用的吃穿用品,高师傅老两口是这趟行程的主要劳动力,“快70岁了,出趟门不容易”,想到旅途中还要倒车、背包、带孩子,高师傅翻出几片降压药扔进了嘴里。

  终于到了登车时间,人们拎着大包小裹飞奔着冲向列车。硬座车厢里,多数人只能搭在小桌上,昏昏欲睡。硬卧车厢的灯关着,一个格子里睡了6个人,一阵很有节奏感的鼾声固执地传进耳朵,有人在翻身,有人在低声地埋怨着。

  为了让儿子躺下眯一觉,谢师傅站在过道上抽着烟。到哈尔滨之后,他们还要倒车,想到下一段的车票还没有解决,谢师傅有些郁闷。

  辣——争抢冲刺

  春运,最能看出中国人多到什么程度。为了赶上车,人们不得不争抢:买票要抢,检票要抢,上车要抢……一段春运旅途,真是辣味十足。

  下午3时,记者从哈尔滨乘坐7173次列车返牡。检票口的闸门一开,人们便如潮水般涌向车厢。急于上车的乘客和正在下车的乘客相互推搡拥挤着,试图维持秩序的列车员,也被人群挤到了一旁。

  好在是对号入座,胜利登车的乘客没有再次发生“火力交锋”。据了解,春运初期,牡丹江发往北京、大连、温州等方向的直通旅客列车载客量变化不大,主要以到达、中转客流为主。春运的高峰期都集中在春节假期后,那才是牡丹江春运的真正时刻,人流也会比现在多很多。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