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泰来县农民农闲时节忙赚钱
2013-02-01 13:40:0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谭德刚 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1日讯 粮归仓,柴归垛,又是一年农闲时节。可记者在泰来县农村采访时却看不到“闲人”,大家都在变着法儿地忙赚钱。

  手艺人家中攒“俏钱”

  “过去靠蛮劲挣钱,受苦受累不说,一年剩不了几个钱,现在凭技术挣钱,轻松还能赚大钱!”克利镇克利村村民马云飞高兴地说。通过技能培训,2012年8月马云飞获得《汽车修理职业资格证》,筹集4万余元在克利镇开了家汽车修理部,月均收入3000余元。

  近年来,随着种田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在土地上耕作的时间越来越少。为解决农闲时节就业增收问题,泰来县实施“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工程”和“创业培训工程”,在职教中心、农广校等建立培训基地4处,开设电焊、计算机、汽车修理、家电修理等20余个专业,让摸惯了锄头、镰刀的农民走进课堂,学本领增才干。2012年共培训农民7150人次,使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18140人,实现收入达6亿元。

  庄稼人棚里赚“菜钱”

  寒冬时节,泰来镇明月村的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蔬菜却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村民苏德全正在大棚里忙碌着,绿油油的小白菜、小萝卜、香菜、生菜等蔬菜非常养眼。苏德全说,他从事棚室生产已经30年了,经营两栋大棚,仅棚室生产每年就进账2万多元,加上种大田收入,年均纯收入达7万余元。

  “农闲人不闲、发展棚室生产赚大钱。”泰来镇宏程村村民于洪兴兴奋地说:“陆地菜退出市场,正赶上大棚蔬菜上市,价格高,销路还好,反季节蔬菜让咱菜农发大了。”

  泰来县调整种植结构,引导、扶持广大农户发展棚室生产,全县棚室已发展到60万平方米,农民年实现收入2000余万元。

  经纪人走村赚“苦钱”

  “以前,农闲时节,闲来无事,不是走亲访友就是聚在一块喝烧酒、打麻将,现在不一样了,咱借着农闲时贩点粮,既能赚点辛苦钱,还解决了群众卖粮难的问题。”今年32岁的和平镇代克村粮食经纪人刘海义一边帮着农民脱玉米粒一边说。

  眼下,粮食收购渐入高峰,遍布各乡镇的粮食经纪人每天都开着农用三轮车或小货车,早出晚归,收购余粮,再转手卖到县城或外地粮食加工、收购企业,赚起了“外快”。

  1月16日,记者在泰来各村屯看到,一辆辆满载稻谷的运粮车辆来回穿梭。提起粮食经纪人,克利镇互助村村民张可民说:“以前,卖粮得到县城去,雇车还得求人,要耗费一天的工夫,现在好了,有了这些经纪人,什么时候卖粮咱自己说了算,在家门口轻松拿到卖粮钱。”

  泰来县粮食局副局长刘普告诉记者:“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全县约有200多人从事粮食贩运生意,年均销售原粮占总量的六成以上。”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