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冰城环卫工错时清雪 凌晨上岗彻夜拉运
2013-02-01 13:44:4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1日讯 1月31日凌晨四时左右,伴随哈尔滨第16场雪开始飘下,清雪工人辛勤的身影就出现在哈尔滨街头。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小雪变成了雨夹雪,而且雪边下边融化,掺杂着路面的灰尘,不久路面就变得泥泞不堪,这给清雪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日间降雪还只是小规模降雪,据气象动态信息,1月31日夜间还可能迎来中到大雪,所以真正的战役还在夜晚。虽然日间路面较为泥泞,但为不影响交通,只能错过高峰期夜间集中清扫。所有人工和设备随时准备上岗,争取夜间将路面掺杂淤泥的积雪全部运出。”哈尔滨市环卫办副主任孙明磊对这场雪的清理做了充分准备。

  据了解,哈尔滨冬季雪期5个月,年均降雪20场、降水量40毫米左右。而去年入冬以来,哈市降雪频繁,降雪过程时间长,降水量高于近5年来同期水平。据统计,2012年11月11日第1场降雪至12月29日,50天内的降雪天数达到25天,平均每两天一场降雪。特别是11月份的降雪为1961年至今51年来的最大降水量。今年冬天是哈尔滨市28年来最冷的冬天,清雪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有市民评价:“今年天冷雪大,但街路被清扫出来的速度有目共睹,几乎随时随处能看到清雪工人辛劳的身影。”

  一雪一会商

  120万立方米积雪出城

  据哈尔滨市环卫办介绍,他们将降雪预警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确定全市清冰雪街路2455条、5072万平方米的街路实行分类管理,具体划分为A、B、C三类。按要求,大雪、中雪,A类街路在降雪过程结束后60小时内清理拉运完毕;B类、C类街路在降雪过程结束后84小时内清理拉运完毕。小雪,A类、B类、C类街路,在降雪过程结束后60小时内清理拉运完毕。

  针对今年清雪工作的严峻形势,哈尔滨市建立联动机制。市直部门之间,市、区之间,区、街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协作联动机制。财政部门积极筹集落实以奖代投资金;市气象局制定专门的气象预警预报方案,并开发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两个服务平台,及时提供预报信息;公安交管部门积极保障清雪过程中的交通秩序和作业人员安全;市民政部门积极协调驻哈部队做好灾难性清冰雪的应急准备,等等。此外还建立了“一雪一会商制度”,坚持绿色清雪,坚持边下边清、边清边运,坚持保交通与保环境并重,坚持主干街路和背街背巷清冰雪工作同步推进,坚持车行道和人行道同步清理。据了解,十余场大雪,哈市共出动各类清冰雪机械2万余台次,人力19万人次,运出积雪120万立方米。

  20分钟巡回

  六成街路“雪金刚”代劳

  记者从市环卫办了解到,为保证每20分钟巡回清扫一次的要求,省、市、区政府共同投资1.37亿元,购置清冰雪专用设备271台套,加上原有清冰雪设备,全市各类清冰雪机械设备达到781台(套),目前六成街路实现机械化清雪,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清雪工人的重担。

  市环卫办副主任王勇介绍,他们还建立了清冰雪快速应急机制,结合每个区实际情况将现有清冰雪机械设备编组,根据作业量和作业范围进行定点位,定作业线路,定作业量,统一作业。同时建立每场降雪雪前会商制度,由市清冰雪办、气象、交管、交通和各区作业单位针对降雪的雪程、气温、降雪量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并根据降雪实际下达指令,及时组织清冰雪作业。此外哈市清冰雪工作采取作业检查、社会参评和媒体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考评各清冰雪责任单位清冰雪的进度、作业质量和融雪剂的使用管理。同时建立了清冰雪作业奖励机制,市财政落实2000万元,设立了专门的清冰雪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发放,调动各区清冰雪工作的热情。对区域清理进度慢、作业不达标和不落实管理责任的问题,将按照《哈尔滨市对清冰雪工作责任单位责任人实行问责实施细则》实行问责。

  间断性清雪

  路面薄冰积雪运输待解决

  目前全市清冰雪还亟需解决的困难首先是路面结薄冰问题。王勇告诉记者,虽然目前积雪得到及时清除,但路面薄冰,特别是交通路口、桥梁隧道等关键节点的路面薄冰仍然普遍存在,影响了城市交通。产生这一问题有多方原因:气温偏低、空气湿度较大、日照时间短,以及汽车尾气凝水滴落等。

  虽然在过去的十余场清冰雪战役中,环卫部门昼夜兼程,基本保证了交通顺畅,但从总体情况看,将积雪清运出街路的效率还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二、三类街路这一情况较为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有效作业时间短。为最大限度减少城市交通压力,环卫部门目前规定的运输时间主要集中在晚间,白天基本难以开展有效的运输作业。二是降雪频次高,而且每次降雪时间都比较长,往往是前一场雪还未运走,又出现新的降雪天气,导致新的雪堆不断出现。三是清运效率不高。街道办事处负责的二、三类街路由于设备、人员力量不足和社会车辆占道停车,清运效率较慢,影响了整体清运效果。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