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日讯 电,已经是现代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元素,我们甚至经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是,电却已经是生活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离开了电,我们举步维艰;没有了电,我们无所适从。电,是流水线上鲜活的产品;电,是晚归的人们指路的明灯;电,是繁华景色背后无言的英雄。
阳光的奉献是它哺育了万物的生命,森林的奉献是为大地披上了绿色的盛装,国家电网人的奉献是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为祖国的繁荣城市的发展、乡村的进步贡献了最坚实的脊梁。如今,大多数同志们都战斗在国家电网系统的各个地区、各个岗位。有的电网人工作在城市外围甚至偏远乡村,远离繁华的都市和温暖的家庭,伴随着安全运行日流逝的,是他们火热的青春和无尽的寂寞,可是,确保每一天的安全运行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和责任,为此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着。
我们这就有这样的一只队伍,他们在电力建设基层岗位已经工作了数年,他们风餐露宿,风雨不改,寒风中的大地上留下他们倔强的身影,无人的深山老林中流淌着他们激情的汗水。一条条电缆沟一根根架空线由他们亲手布出。如火的骄阳,晒老了本来年轻的脸庞;刺骨的寒风,冻裂了红肿麻木的双手。可他们布出的,是电网的骨架和血脉;他们体现的,是电网铮铮的力量。为了能够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他们不分早晚,顶酷暑,冒严寒,奔波在电网一线,只要保证所辖地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优质、可靠用电,他们就会感到无限的骄傲和满足。
人们都知道,电能是一种特殊的产品,看不见,摸不着,又不能储存,但电力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将优质的产品电能供给千家万户,将电费及时收回,电费收回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金周转。我们的供电所始终视用户为上帝,我们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走街窜巷,奔波于千家万户,及时提供用电信息,用电指南,电力维修,抢险救灾等真可谓是服务到家,得到了各行各业及老百姓的好评,所以我们乡的电费始终能够做到月结月清。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学校的晚自习,老师和学生学的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停电了,学校陷入了一片漆黑有的学生开始慌乱了起来,有的打开了手电,有的拿出了手机,这时校长给供电所打了电话,不到十分钟供电所的人员马上来到了学校,查找原因,检查线路,很快我们的学校又恢复了光明,师生一片欢呼,我们供电所的工作人员真有速度啊。从每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的爱岗敬业,工作多么的认真负责,从以前人人惧怕的“电老虎”,到现在我们都敬佩的“电公仆”,供电所的工作人员,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工作,那就是把光明带给千家万户,用青春守护着光明。(哈尔滨尚志地区:王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