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的两条铁轨,究竟能延伸多远,答案是:有多远,走多远。
展开地图,在中国铁路的最北端的“金鸡之冠”,有一条通往北极的铁路,在冬季最冷的极寒日子,我们走进了这个隐藏在千年寂寞大岭上的小站。大山、铁轨、小站,凝结着三千里兴安永远不变孤独的情结。

小站古莲。

认真确认信号,按标准联控,指挥调车作业。
向北的火车汽笛声掠过颤栗的长空,震落高天滚滚的寒流,仿佛来自远古的声音,锋利的轮缘划破风雪的惊骇,切开大地厚厚的冰封,织成了来自北纬53°最冷的交响。
风掠过短短的站台,随着汽笛的鸣响,火车缓缓驶进了这个小站。这个小站很小,只有四股道,在地图上,她只是一个点,一个小小的红点。如果你站在中国的版图前,不得不用个放大镜,才能看清她的名字。这里却很有名,火车走到这里,就走到了目前铁路客运网的尽头,这个小站名叫古莲。

为了确保调车作业安全,防止无线调车设备故障,安装简易紧急自动阀,为安全再上一道保险。

为确保装载安全及运输安全,外勤货运员在指导平车作业人员平整车辆。
古莲站,位于离漠河县城不远的霍拉盆地边缘,站在古莲站的站台,可以隐约地看到漠河县城。虽然能看见,但火车沿着蜿蜒的盘山铁路却要走上18分钟。
站虽小,工作量可不小,每天始发几列煤炭“专列”,甚至包括超过4200吨的长大重载列车。

小站古莲。


“十车、五车、三车……”,调车组的小伙子们随着电台中不断发出的指令在站场上忙忙碌碌。光是挂在零下40多度气温里的“车帮子”上,风夹裹着雪粒打在脸上,那种感觉就比猫咬还要刺骨,更不要说他们还要在运行的车辆上确认信号、止轮、连结、拧手闸盘、连接车辆风管了。
用连结员的话说,“在这样的气温下作业,人绝对不能偷懒,因为站场上风大,而且车皮都是铁的,同样的温度下就会感觉冷得多,人一旦偷懒停下来,一会儿就会冻透,干起活来就好多了。”

呵气成霜,但依然一丝不苟。


列车的轮缘在铁轨上压出嘎吱嘎吱的声音,那是雪被冻硬的声音。在这样的极寒天气里,这里的车辆制动系统经常被冻得“失灵”,为了保证运输的畅通,他们用开水烫、用火烤,甚至用体温将冻硬的橡胶部件暖软,但没有耽误过一次列车。
车站虽小,却承载着车务段的历史;车务段的变迁,也忠实记录着哈局走过的历程。走进小站人的生活,走进他们真实而寂寞的世界,才能看到另一个视角的铁路。
还在40年前,莽莽兴安大岭还是一个只有冰和雪的无人区,而今走在这里的铁道线上,可以说除了这脚下的铁轨,也没有一丝人类的痕迹,当年那些艰难修就铁路的铁道兵们,在这里留下这一个个孤独的车站在此苦守。在这里不可能产生怀古幽思,没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古战场,没有令人魂牵梦绕的胭脂地,千百年来这里都是无人区,更没有任何古迹,只有日月的更替,也消失了岁月的痕迹。火车开过,留下大山与旅人的空空对峙。
但,这就是真实的小站,另一个真实的铁路人,默默是他们的姓,奉献是他们的名,谨以此送给在那些无名小站坚守的铁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