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7日讯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哈尔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哈市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50元,33种慢性病纳入新农合门诊报销范围,全市参合农民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诊将实现即时结报,在定点医疗机构自然分娩的农村孕产妇将获1400元补助,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居民再增加30万人,新增10个以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全方位保障群众就医安全,这些举措的实施将大大降低群众的医药费用支出,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质、价廉、便捷、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我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79.3万人。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2013年,新农合筹资标准人均达350元,个人只需要缴纳70元,除13个新农合基本医疗服务费全额补偿试点的乡镇卫生院以外,参合居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可报销90%,县级医疗机构报销75%,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报销60%。对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等,在上述3类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设起付线,住院报销比例再提高3%。今年,新农合信息化市级平台投入使用后,13个新农合统筹地区的参合人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诊将实现即时结报,报销比例不低于60%。
2013年,全市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更为优质、高效。每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将获500元补助,自然分娩的农村孕产妇将获1400元项目补助。免费为计划生育指标内的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免费为农村儿童提供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四种遗传性疾病检查服务。
2013年,哈市卫生局将在29个市级医疗质控中心的基础上再增10个以上,各质控中心将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质量考核,科学、客观、公正地出具质控报告并对报告负责,促进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确保群众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