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6日讯 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冰城迎来又一个新春。今年春节期间哈市市民放鞭炮显得更加理性。市城管局环卫办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从除夕到初六,主城区“生产”鞭炮垃圾700余吨,与去年的2100余吨相比,减少了三分之二。过绿色春节已逐渐成为市民过年的一种习惯。

新春佳节,我市环卫工人仍然坚守在工作一线。大年初一早上八时,环卫工人方兴华和同事们已经连续工作了七个小时。今年鞭炮垃圾比往年少了,但降雪给环卫工人增加了不少工作量。本报记者 刘玉玺 摄
今年春节比往年“清静”多了
“今年春节比往年清静多了,早上能睡到自然醒,春晚小品也能听清楚了。”谈起今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不少市民都有同样感受。家住道里区欧洲新城的孙女士说,每年除夕夜,小区内鞭炮声接连不断,她把电视音量放到最大,春晚小品她还是听不大清楚,和家里人说话也要大声喊。尤其初五早晨,天不亮就有人放鞭炮。今年春节期间,感觉外面只是一阵阵稀疏的鞭炮声,燃放鞭炮时间明显减少,后半夜几乎听不到鞭炮声,初一和初五早上也能一觉睡到天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民环保和节约意识的增强是燃放鞭炮减少的主因。在道里区恒祥城小区,一名放鞭炮的市民说,以前他们家都要买上几挂上百万响的鞭炮,今年家人们看到媒体都在呼吁保护空气质量,尽量少放点鞭炮,大家就都自觉地把买鞭炮的钱换成了年货,只放了一挂小的,意思一下就行了。
小区保洁员工作量少了一半多
大年初五上午,在香坊区中北春城小区中心广场上,几名保洁员正在清扫鞭炮屑。保洁员张大哥回忆说,他在这个小区当保洁员有三年时间了,以去年初五为例,一个早上放的鞭炮,要扫出100多手推车,加上除夕和平时几天放的鞭炮屑,去年小区共清出近500手推车的鞭炮垃圾。而今年由于放鞭炮的业主少了,物业又限定业主在小区10多处广场和休闲区内燃放,保洁员的工作量少了一半还多,从小年到现在,清出不到200手推车的鞭炮屑,比去年少了近六成的垃圾量。
据市城管局环卫办环境科李副科长介绍,春节期间,环卫工人共出动4—5万人次,尽管清扫作业量比平时多了不少,但工作强度较往年降了许多,主城区平均每天拉出100多吨的鞭炮碎屑。七天假期里,累计清扫鞭炮屑700多吨,较去年少了1400多吨。
鞭炮摊主降价保本销售
昨天是初六,是每年初七初八“开门炮”卖得最好的一天,记者来到香坊区民生路几家烟花爆竹临时零售点采访时发现,原本应当热卖的烟花爆竹如今销售非常平淡,摊前看不到购买鞭炮的消费者,摊主也坐在旁边的车上取暖。
在文端街鞭炮销售点,摊主亚大哥告诉记者,他干这行已有五年时间了,今年是买卖最不好的一年,一共进了8万元的鞭炮,现在剩下了一半还多,最让人闹心的是,根据惯例这两天本来应当是旺销,可一些单位都不买鞭炮了,照这样看,过了正月十五这些货都得压在手里。
在文化街鞭炮销售点,记者在摊边的汽车里找到了摊主。胡摊主坦言,他家有三个鞭炮摊床,往年过了初五,50万元的鞭炮卖得都到尾声了,可现在才卖了20多万元的货,初六这天从早上到中午,也刚卖了几百元的货,现在他把鞭炮价压得很低,有的大型礼花几乎都是不求挣钱,只求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