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冰情雪韵引八方游客 来哈尔滨“找冷”玩HIGH了
2013-02-16 09:12:5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智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16日讯   “因冰雪著称的你让我心驰神往,追寻着‘数九’的温度走近你,就是为了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见证你的奇迹,童话般的冰雪大世界让我沉醉,梦幻般的雪博会让我痴迷,我爱你迷人的哈尔滨……”近日,刚刚结束了哈尔滨之行的广东韶关游客唐丽丽,在自己的微博中这样记录着此次冰雪之旅。今冬的哈尔滨格外冷,却丝毫没有阻挡住中外游客前来赏冰玩雪的脚步,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游中央大街、“装备”严实的港澳游客观冰灯、满口浓郁方言的南方人赏雪景……银装素裹的哈尔滨以独特的冰情雪韵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几名外地游客正在品尝龙江美味小吃。黑龙江日报 记者 邱成 摄

  据统计从1月1日~31日,哈尔滨机场运送旅客83.8万人次,飞机起降架次6992次,同比增长5.3%,其中游客占6成左右。冬日的哈尔滨就如一个童话般的天然大乐园,让远方来客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哈尔滨‘冷’得够劲,这次找‘冷’来对了!”在索菲亚教堂广场,来自山东济南的游客刘继峰激动地对记者说。刘继峰告诉记者,济南也是北方城市,但是冬天最冷也不过零下10摄氏度左右。此行的目的就是来哈尔滨找“冷”。“出行前购置了全套的保暖服装,但一下火车还是觉得“嗖”的‘冻透’了。”记者和刘继峰所在的旅行团一起前往防洪纪念塔,一路上虽然雪已经不多见,但只要看到了,刘继峰都要上去踩两脚,“这‘嘎吱’、‘嘎吱’的雪声,太美妙了。”看到防洪纪念塔下的冰雪欢乐谷,刘继峰更是难掩兴奋,踩在厚厚的冰面上,刘继峰有些疑惑,“这就是松花江吗?冰层会有这么厚?太难以置信了!”坐雪地摩托、抽冰尜、打雪圈,42岁的刘继峰疯起来跟小孩子一样。


 

13日,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上,一些市民在大红灯笼前照相留念。黑龙江日报记者 苏强 摄  

  “咔嚓咔嚓”,伴随着一声声快门声,韩国游客李俊熙和朋友们在中央大街的“鸟叔”雪雕前摆出骑马舞的造型兴奋的拍照,得知记者要采访,李俊熙抱怨说,为什么仅中央大街就有这么多好看好玩的冰雕雪景,害得他们相机都照没电了。李俊熙说,没来之前就知道哈尔滨是“东方小巴黎”,是时尚之都,没想到来了之后才发现,哈尔滨的冰雪也是如此时尚前卫,在韩国最火的“鸟叔”都能变身冰雪雕,实在太“cool”了,他和朋友们已经拍没了两块电池,真该多带几块。

  聆听了梦想前奏曲,再欣赏时光进行曲、接着品味世界摇篮曲……七个以乐章命名的景区构成了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的宏大交响曲,畅游于这冰雕玉砌的世界,四川游客穆莹莹已经沉醉,她不时地拿起相机记录着园内的雪雕作品,“我是学美术的,雕塑品见过不少,然而以雪为材料的雕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庞大的规模,太让人‘震撼’了。”欣赏之余,在DIY雪吧区域内,穆莹莹又拿起雪铲在雪块上雕刻起来。

  夜幕降临,冰雪大世界亮起了灯光,冰景在各色灯光的妆扮下,以极富美感的形式展现给游人。刚刚从园区内全长140米的大滑梯上滑下来的英国游客Jime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用不流利的汉语对记者说,“太好玩了,爽!”Jime说,“在英国,有很多关于中国的明信片,那上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冰灯和雪雕,如今终于见到了“明信片上的冰景”。

  近年来,哈尔滨打出冰雪旅游牌,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宣传促销,并远赴欧洲宣传哈尔滨的神奇冰雪世界,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哈市各冰雪景区的设计理念由观赏型向娱乐型、参与型倾斜,不但延长了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也为景区增加了“回头客”。“越冷越向北”,如今冬季旅游哈尔滨已经成为中外游客的首选,冰雪“冷资源”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经济“热能量”。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