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8日讯 17日是正月初八,虽然一些单位和商家在初七上班首日燃放了“开门炮”,但还有一些商家沿袭了初八燃放“开门炮”的习惯,早上8时开始城区便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记者走访发现,17日的“开门炮”与初七相比炮声少了许多,全市鞭炮垃圾也较前一天少了50吨,同时借助下雪“东风”,哈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采访中记者发现,昨天仍有部分商家在人流密集处等区域违规燃放“开门炮”,给行人安全及公共交通埋下了隐患。
道外玛克威商厦门前,商户燃放的开门炮严重影响通行。
初八“开门炮”消停不少
昨早8时许,记者驱车来到开发区,上百家餐饮企业门前鲜见鞭炮屑,马路上也很安静。9时,记者来到道外区南极街,与初七热闹的“开门炮”相比,名优城门前干净了不少,偶尔从马路对面传出一阵鞭炮声,也比初七的动静低调多了。9时30分,记者再次来到道里区上海街,发现只有个别商户燃放“开门炮”,大多数商家已正常营业。
个别商家违规放炮很扰民
尽管昨天的“开门炮”比初七降调了,但个别商家的“开门炮”仍然很响。同时,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单位和商家在违规燃放“开门炮”。
镜头一:昨8时起,道外区玛克威商厦门前便开始浓烟滚滚,放鞭炮的商家排起长队,鞭炮屑炸出了一大片“红地毯”。
镜头二:8时30分,道里区透笼商厦节后正式开业,楼内商户争相在商厦门前燃放“开门炮”,炮声一浪高过一浪,过往车辆如在烟雾中穿行,行人为躲鞭炮不得不走到马路上。
镜头三:8时18分,随着噼里啪啦的清脆鞭炮声,位于赣水路上地王大厦内的某家广告公司正式“开门”了。只见员工们拿出几十挂大地红摆出“八”字阵容,炮声一响顿时浓烟四起,人行道上的路人都掩耳躲避。记者现场看到,这家公司的鞭炮每挂都有几米长,摆放位置距离地王大厦仅有一两米。
镜头四:9时08分,在上海街一幢写字楼前,一户商家把18个大箱烟花依次排在马路边上,炮声此起彼伏,过往车辆不得不绕开行驶。
留良俗弃陋习才能“开门红”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市民对商家燃放“开门炮”表示反感。机关工作人员张先生说,不少商家的“开门炮”在人流和车流密集的地方燃放,声响巨大火光四射,让过路市民很遭殃,这种年俗显然变了味。

地王大厦门前某广告公司违规燃放开门炮。
“开门炮”是年俗还是陋习?市政协委员杨晓娣认为,“开门炮”与市民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有不同之处,市民放鞭是为了烘托节日的喜庆氛围,而商家放“开门炮”显然不是为了烘托气氛,而是为了聚财和赚钱。今年春节,很多市民开始转变观念,为了保护环境而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而一些商家的“开门炮”却仍然很热闹,这种“开门炮”扰乱了交通、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也带来了安全隐患,燃放的不是民俗文化,而是一种财气的炫耀,这种行为应当摒弃。同时,商家要想财源广进,赢来“开门红”,应该在提高商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和诚信经营等方面下功夫,而不是把新一年的希望寄托在炮声上。
如何界定违规燃放爆竹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通告》规定,不得在商店、饭店、医疗机构、幼儿园以及行人多的街道、广场等地点或范围内燃放烟花爆竹;燃放鞭炮地点需距离高层建筑20米外区域;燃放烟花爆竹不得妨碍交通秩序等,对违规燃放者,公安部门可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哈尔滨市经营和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