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0日讯 (赵玥辉 记者侯巍)19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召开备春耕生产专家座谈会召开,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我省垦区东、西部及传统旱作区均面临严峻春涝形势,将对玉米等作物播种造成重大影响。
垦区一望无际的稻田。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资料图)
为贯彻落实总局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关于春耕生产的最新要求, 2月19日上午,省农垦总局召开备春耕生产专家座谈会,邀请垦区农业、气象专家和基层农业战线管理者研判备春耕生产面临的复杂形势,提出抗春涝、保春种、夺丰收的措施,确保实现粮食总产450亿斤目标。
会议指出,今年春涝与2007年相似,相关部门要在垦区东、中、西部各选取一个点,采集集中降雪、土壤含水量、总降水量、茎秆分布等相关数据,结合专家对气象的研究和预测,并与和今年情况相似的年份进行对比,多积累原始数据,全面掌握春涝的整体情况,确定稳定地温在哪个点上时适合播种。
现在正是备春耕生产非常紧张的时期,垦区今年备春耕生产面临的客观条件是底墒足、冬雪大、回暖慢、温度低,全年气象有可能出现旱涝交替甚至旱涝急转的特殊情况。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春涝已成定局,东、西部及传统旱作区均面临春涝这一严峻的形势,将对玉米等作物播种造成重大影响,今年的备春耕生产立足点就是如何抗涝保种。相关部门还要继续做好农情调度和天气会商,对全年的气象气候做基本判断,预防可能出现的其他气象变化,指导全年农业生产。同时,受严重秋涝影响,垦区整地标准低于往年,春播前期农业生产活动困难较大,春整地任务艰巨;以种子、化肥、柴油为主的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扬,给垦区职工持续增收带来较大压力。
会议强调,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要抓结构调整、抓农时到位、抓科技含量、抓标准提高、抓节本增效、抓指导服务,正确研判春耕生产面临的形势,拿出切实可行、符合垦区实际的措施,紧紧围绕总局党委提出的“优农”战略和粮食总产450亿斤目标,着力把抗春涝、保春种、夺丰收作为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垦区综合优势,集成运用工程措施、耕作措施、栽培措施和生物措施等,确保全作物、全面积播插在高产期,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