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2月23日讯 每年春节期间,几乎令全国交通瘫痪的春节出行潮在今年有了改变。人们发现,一向拥挤不堪的“铁老大”今年“松快”点了,统计显示客流比去年减少了20万人,客流多被高铁分担。同时,航空公司为应对高铁的竞争也纷纷购买客机、增开航线、打折票价;哈尔滨到大连、沈阳、长春的客运班车发车班次缩减。哈大高铁的补充,改变了春运的传统格局,还旅客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春节哈站客流统计。赵博/制图
坐火车不那么挤了
哈站春节七天客流同比减少20万
节后,哈尔滨铁路局公布的春运出行数字显示,七天哈站发送旅客39.027万人次,去年哈站发送旅客60万人次,同比减少33%;今年单日发送旅客最高峰为8.022万人次,去年单日最高峰发送旅客9.8万人次,同比减少18%。哈尔滨火车站春运期间发送旅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0万人次,而哈尔滨西站在今年春节期间迎来了自去年12月1日开通运营以来的客流最高峰。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2010年春节期间,哈尔滨火车站的客流主要集中在广州、济南、上海和北京等方向。2011年春节,京沪穗等方向和哈齐牡佳大等方向线路成为热点线路。直到2012年春节,哈尔滨火车站仍是十分拥挤,总发送旅客人数达到60万人次,达到最高值,当年春运期间哈尔滨去往北京和天津方向的客流上升,济南和上海方向客流攀升,温州、汉口和广州等方向客流增长。今年春运开始一直到黄金周结束,乘车的旅客惊喜地发现,今年坐火车不那么挤了,哈尔滨火车站候车大厅秩序井然。
而来自哈尔滨铁路局的一组数字很好地诠释了今年春节黄金周来自火车方面的变化。因为高铁的开通运营,有效地提升了哈尔滨铁路局春节运送旅客的运输能力,今年春运以来,哈尔滨西站乘降旅客501705人次,日均23891人,以冰雪旅游、探亲返乡、学生和打工客流为主,集中在大连、北京和吉林方向。节后几天,哈尔滨去往沈阳和大连方向的运能因为有了高铁的补充变得更加充裕。
公路客运压力减轻
去往长春沈阳大连客运量减少一半多
高铁开通,哈尔滨去长春、沈阳、大连仅个八小时,时间、速度、服务堪称上了一个档次,自然风生水起。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期间,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去沈阳和大连、长春的公路客运量、发车班次均下降超一半。
记者从哈市公路客运总站了解到,今年进入春运后,哈尔滨到长春的客运汽车由每天发车11班次缩减到4个班次。此前已停运的大连、沈阳客运专线重新开通,但春节期间的客流量也是大幅下滑。
除了哈尔滨外,其他城市对此表现得似乎更加强烈。高铁开通初期,沈阳到大连的客运线路便开始降价,降价在40%左右,降价的幅度很大。哈大高铁开通半个月后,该线路票价再次降价75元,但是几次降价后客流量仍然不佳。从目前的票价上来看,哈尔滨到大连的客运票价格为308元,哈大高铁二等座票价仅为283.5元。哈尔滨到大连坐客车前后需要18小时,高铁只需5.5小时,优劣无需细说十分明显。
飞机更好坐了
航班加密机票折扣多了
早在哈大高铁开通初期,哈尔滨、大连方面的航空公司都推出两地特价机票,价格在两三百元左右,由此也拉开了高铁民航竞争的序幕。
事实上这种竞争不单单来自于哈大高铁,京沪高铁的开通,使得祖国南北城市间多地都可通过高铁达到互通。因此各家航空公司在这个春节黄金周前夕都练好了“内功”、拉开竞争大幕。民航的优势是快、劣势是班次少、价格高。为了变劣势为优势,航空公司在此前多购置了大型客机,并因此增加航空密度、降低机票价格。
今年增开的航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三亚等热点城市,其中4家航空公司在哈尔滨—上海航线上增加了164个班次。3个航空公司在哈尔滨—北京航线上增加150个班次;两个航空公司在哈尔滨—广州航线上增加144个班次,在去深圳航线上增加114个班次。此外,去杭州、青岛、烟台、济南、厦门、宁波等以往的热点城市全部加密了航班密度,因为航班的密度加大,大大提高了春节期间旅客进出港的便捷度。与往年春节拿不到打折票价相比,今年的打折票更是明显多了起来。
颠覆传统方式
高铁加入加剧“三国杀”让旅客受益
记者在对公路、铁路、民航的调查采访中发现,自哈大高铁开通后,公路、民航便相应受到影响,双方都开始苦练“内功”。在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三方角逐的最终结果是旅客受益了,出行便捷,机票便宜。
在传统运力已经饱和的现状下,高铁让出行的旅客实现了最安全、方便、舒服的出行方式,并能最快时间到达目的地。其通透、大气的候车大厅,幽雅、宽敞的候车环境,行程时间的大大缩短,让旅客的春节出行不再置身于一片混乱中,“铁路公交化”也让一度因铁路运力所造成的经济发展受限与出行难得到缓解。
下一步,随着哈西客站及周边交通、环境、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市民出行习惯的不断改善,高铁除了改变业内的交通环境之外,还将彻底呈现一种全新的铁路文化。
编者按
每年的春节前后,都是火车站、机场、汽车站人满为患,三大交通方式面临着巨大压力与严峻考验。然而今年的春节过后,人们欣喜地发现,出行交通格局有了新变化:一向最拥挤的“铁老大”今年变“松快”了,统计显示哈站客流比去年减少了20万人;一向人满为患的公路客运站内人少了,统计显示公路客运发车班次较去年减少了4%;而机场航班多了许多,春节也能买到打折机票了,乘飞机成为许多人春节出行的首选。而这些变化,主要根源在高铁的加入,高铁分流了“铁老大”、公路客运的客流,更逼得各大航空公司苦练“内功”,在外部、内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纷纷购置飞机,增密航班,竞相降价打折。同时,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使得300公里内行程的人们更倾向于自驾出行,也为公路客运减轻了不少压力。公路、铁路、民航的“三国杀”竞争,改变着交通运力的格局,也给旅客带来的真正的实惠。
本报记者历时半个月的时间,对公路、铁路、民航的客运量进行调查,为您倾力呈现出“春节黄金周出行之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