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我省14所高校博物馆向社会开放 学术之外的科普诱惑
2013-02-26 10:02:3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26日讯 一睹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重温100多年前哈尔滨鼠疫场景……随着面向社会的逐步开放,我省一批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巨大发展潜力的高校博物馆正一步步走出象牙塔,向人们展示自身的文化与历史。据了解,目前我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80所,已建成博物馆的高校有14所,展馆陈设的内容涵盖社会历史、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多种类型。自从这些高校博物馆向广大市民开放以来,已有近10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市民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特色文化,也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可以获得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

  哈工大的航天馆接待参观者。

  国家的财富 学生的骄傲

  你想了解我国乃至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吗?你想知道哈工大与我国航天事业的渊源吗?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的室外展区,笔者见到了“长征一号”火箭、神舟五号飞船1:1模型等展品,它们曾经在太空留下短暂的一抹足迹,今天在这里见到它们庞大的身躯,才感受到小小的一步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与汗水。走进展厅大门就来到了室内展区,一眼望去,火箭、发动机、卫星、导弹等展品以及各种展板图片,应有尽有。“这是‘试验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微小卫星……”该校航天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今天特意带自己的外校好友来这里参观。“这里展示的是国家的财富,也是我们学生的骄傲,在这里可以让大家感受到祖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今天带同学来参观,也希望让他们了解我的专业。”另一位在馆内参观的同学正上高一,他说自己本身热爱这类知识,也想报考该校,现在来参观一方面可以丰富业余知识,另一方面也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

  一部剧重拾一段历史

  前段时间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浴火危城》,让人们记住了一个名字:伍连德。由温兆伦饰演的伍连德博士无私奉献,带领哈尔滨人民战胜了肺鼠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电视剧的热播,让那段历史重回我们的记忆,而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纪念馆也迎来了大批访客,人们希望在这里更全面地了解伍连德的一生。纪念馆是典型俄罗斯风格的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展厅分为四部分。在第二展厅,一幅描绘鼠疫期间伍连德在尸横遍野的疫区坚持调查疫情的壁画触动了参观者。展厅内展出了手术刀、试管、口罩等实物,更有这场鼠疫元凶旱獭的标本,结合大量的历史图片,让人们感慨颇深。纪念馆复原了伍连德博士实验室的工作场景:伍连德的蜡像坐在显微镜前细致观察,桌上陈列着各式实验器材。市民吴女士说:“我看电视剧了解那段历史,知道哈尔滨有伍连德纪念馆,特意来参观。扑灭鼠疫已有100多年,而自己却刚刚了解,觉得很惭愧。今天在这里知道了伍连德博士做出的贡献,他的名字不应被遗忘,他的故事也应该激励现代医务工作者赤诚爱国、无私奉献。”

  城市文化承载者

  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将让原本只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知识传播超越出大学的围墙,逐步成为社区、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黑龙江大学社会学专业一位教师认为,高校博物馆的开放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加强学术类的研究,同时还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和观赏意愿,有利于推广公众文化意识的传播。高校博物馆藏品主要围绕学校科研主题收集,蕴含一定的专业知识,参观群体比较固定。既然对外开放,就应该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

  目前,展馆有固定的开放日,有些展馆还需提前预约。对此,部分高校博物馆负责人也表示了无奈:不同于政府投资的博物馆,校内博物馆是由高校自己出资建设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教学,如果完全开放,势必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目前来看,条件还不够,所以需要市民的理解。该负责人也希望前来参观的市民遵守馆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文明观赏。

  链接

  我省现有部分高校博物馆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博物馆、黑龙江大学博物馆、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纪念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标本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展览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商业文化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展览馆、哈尔滨体育学院展览馆、哈尔滨华德学院展览馆、黑龙江工程学院工程文化博物馆、齐齐哈尔医学院展览馆、牡丹江师范学院展览馆、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