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2月28日讯 农历正月十四、十五,正值双休日,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而桦川县创业乡丰年村的会议室却别有一番景象:这里座无虚席,县、乡、村三级干部早已无心于“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而是就如何做好水稻产区的备春耕生产展开热烈的讨论。
桦川县现有耕地21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26万亩,是水稻主产区。2012年他们科学选种、育秧,战胜了两次台风等恶劣天气,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总产超过10亿公斤,实现九连增。为使今年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针对去冬今春降雪量大,雪难清、棚难扣、土难取这一严峻形势,刚刚从南方洽谈招商引资项目归来的桦川县委书记付慧华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他带领县农业局一班人,走乡镇、看现场、谈情况、梳问题、想办法,逐一破解备春耕生产的一系列难题:“今年备春耕生产形势严峻,一定要抢前抓早,不误农时;针对清雪压力大带来的经济上有困难的农户要协调做好帮扶工作;县农业部门要搞好宣传工作,将《水稻生产技术建议》和《不良天气形势预测》等资料第一时间发到农民手上;大棚扣好以后,要防止春风大做好管护工作;要引导农民把农业贷款用对、用好;农技部门要帮助农民提前选好种子……”
在创业乡拉拉街村大棚育秧基地现场,机声隆隆、人声鼎沸,乡村两级干部正采取人工挖、机械推的方式清理积雪。村民郭林对记者说,今年雪大,百姓确实有畏难情绪,通过县里的宣传、乡里的鼓劲、村干部的带头,大家正抢抓农时,赶早扣棚。“我家今年种植水稻100亩,两栋将近6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能比去年提前10天扣完。”
星火乡党委书记孙立新说,眼下乡里最要紧的除了清雪扣棚之外,发展大棚复种也是今年的新课题,经过考察论证,他们乡确定了利用大棚育秧后的闲置时间引导农民通过养殖鸭子和种植食用菌实现二次增收。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乡大棚育秧基地有90栋大棚,每栋可养殖鸭子4000只,全乡仅靠养殖鸭子一项就可为农民增收72万元。
创业乡党委书记杨宏志说,去冬今春降雪较多,雪深处高达半米以上,他们从正月初七一上班就号召组织农民清理大棚积雪,全乡调集了60多台推土机、铲车和四轮车,能用人工清的人工清,不能人工清的上机械,力争2月28日之前将五个大棚基地的大棚全部扣完,全乡2480栋大棚将在3月10日前全部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