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寒假作业太难家长无奈代劳 绣十字绣愁坏小男孩(组图)
2013-03-01 17:07:5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梦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日讯 2月27日是哈市中小学生到校日,采访中记者发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所学知识和生活结合到一起,不少学校布置了社会实践作业。有的实践作业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难坏了学生和家长。好的实践作业还是能够锻炼孩子的。

 

  家长复印社里补亲情作业

  “复印社老板,给我们照张拍背照。”26日,记者在哈市和兴路附近复印社里看到,一位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亲情作业,摆出儿子给妈妈按摩拍背的姿势,让复印社的工作人员帮忙摆拍了一张照片,这样完成作业令人深思。

  近几天,哈市中小学校园周边的复印社忙得不可开交,学生们忙着将假期实践作业一一打印。一位妈妈看着儿子的作业埋怨地说:“你们学校留的是什么作业啊,我到现在也没整明白。儿子,你还差啥作业了?”

  一旁的儿子回答说:“还有一个作业是帮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需要照片。”

  这位妈妈想了想说:“儿子,你就在这儿给妈妈捶捶背,拍张照片得了。”

  就这样,“帮妈妈做件事情”的亲情作业在复印社里搞定了。

  另一位也来给孩子打印材料的家长苦笑着说:“现在学校留的作业,都是给家长留的。这几天我们同事都忙着帮孩子完成作业呢!”

  记者了解到,为了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很多学校在寒假作业上动了脑筋,也花了不少心思:有的学校布置了亲情作业,还有的学校鼓励学生学会使用压岁钱等。在作业变得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同时,一些家长反映,有些假期作业尽管实践性很强,但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比如有的学校让学生开学后每人都要交一个“十字绣”的作业,这让很多小学生尤其是男学生无从下手,有的学生上街去买一个绣好的“十字绣”作品交差,还有的学生干脆就让家长来代劳。

  王先生说:“老师的本意是丰富假期生活,以此陶冶情操、训练发散性思维,初衷是好的,但希望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多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让学生能够量力而行。


 

  校长:上面说啥咱就留啥作业

  “全区统一安排大作业本,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本上的内容。”27日到校日,在问及学校在刚结束的寒假里是否给学生们布置过有关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方面的作业时,哈市道外区一所小学的校长无奈地说。

  据了解,哈市道外区全区统一定制了寒假作业本。“这些作业就够学生在寒假里忙的了,我们也不再给孩子们争加负担了。”这位校长说:“寒假作业到底留不留?留多少?留什么?值得深思!”以前,文字作业会留的很多,压得学生在假期里玩得不开心,假期甚至比平时还累。而因为作业量太大,检查作业时老师就是在本子上机械地“画出一个大红勾,标上一个年月日”,几秒钟了事,就算是检查作业了。“难怪孩子们不愿意写啊!”

  这位校长说,“后来,因为倡导素质教育,各学校又一窝蜂地留实践作业,可特色假期作业总是那老几样,另外,本来布置给孩子的作业,可有的家长为了帮孩子加分,取得老师夸奖,纷纷代劳,这样一来,实践作业的教育效果也不明显。”

  今年寒假,学校就没再要求老师布置实践作业,“上面要求啥我们就统一服从,省得家长还有意见。”这位校长说,有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出,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打造中小学生假期工程。如果能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打造丰富、充实和健康的假期生活,不但可以丰富假期的活动内容,还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全社会都应该统一思想、拿出办法、并付诸行动的课题。


 

  实践作业符合实际学生才欢迎

  记者调查发现,也有学校的实践作业收到了不错的效果。2月27日是到校的第一天,哈市师范附小的孩子们一大早带着假期的作业来到学校,同学纷纷晒自己的作业,互相欣赏交流、互相学习提高。教师们将每个孩子的假期实践作业收上来进行认真地展评,根据同学们的评选,挑出了他们心目中最优秀的作品送到学校进行全校展示。

  在学生的作业里可以看出,假期里孩子们实践活动真是不少。有的和家人放假就飞往三亚,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候鸟式寒假;有的去了美丽如画的马尔代夫;有的跟随父母一起回老家过年,图文并茂的假期出游经历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有的打印,有的手写,有的粘贴,其中一个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的2013年寒假三亚游的游历作业,虽然家长参与了设计,但是亲子共处的过程中,孩子和家长都收获了快乐,留给孩子的更是属于他们的难忘记忆。

  孩子们最喜欢的要数小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小制作看得孩子们应接不暇,有的用每次积攒下来的废旧的奶瓶做成了机器人;有的用过年放鞭炮的废旧花筒经过粘贴,后期改造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鼓,敲起来咚咚响;更有趣的是一个孩子用一个装五粮液酒的铁桶组成一个带着轱辘、非常逼真的拉杆箱。虽然小制作的水品不同,设计不同,孩子们在制作中都能亲自参与,出主意,想点子,渐渐的孩子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动手制作,将废弃的东西变废为宝,低碳环保的理念种在孩子们的心中。

  这个寒假,哈市师范附小大队部为孩子们留了很多实践作业。有“小眼睛看世界”为主题,记录假期出游的经历与感受;“亲子阅读快乐成长”,设计一份读书报告单或者好书推荐卡;“心灵手巧动手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编写一份手抄报;拍摄一张过年照片,留下一份精彩瞬间;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描绘幸福美好生活。

  记者调查发现,除上述种类的寒假作业外,开微博、做网页、健身、看英文经典电影等形式也成为哈市一些学校的热选作业。在记者采访的学校中,非文字类的特色寒假作业占到了作业60%以上,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学生们普遍反映,寒假作业不再是假期压在心头的沉重负担,成了文字作业、家长给安排的各种补课等之外的乐趣,成为寒假生活的“佐料”,既有趣又有收获。

  哈尔滨市育源心理教育学校校长高源教授表示,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切不可追求所谓的形式,切不可让学生去完成超出自身能力的“另类”作业,另外,当家长的也不要去造假,孩子干不了的事家长也不要越俎代庖,这样会使孩子们养成弄虚作假的坏习惯。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