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4日讯上世纪80年代的我只有10几岁。家住黑龙江省肇东市宋站镇共荣村,那个年代用电环境非常恶劣。不但电压低、电费高,而且经常限电甚至有些边远地区没有电力线路用不上电。那时候使用铁路电的铁路家属,或有较大的营业场所断电后使用烧汽油的灯,废气少,光照面积大,让人很是献慕。
我们家还算不错的能够用上电,但家里常年备有蜡烛、煤油灯以防断电。在晚上学习的时候如果没电只有点着蜡烛眼晴基本趴到书上。逢年过节用电高峰期经常断电,限电。每当全家人欢聚一堂,断电使一桌酒席没有了气氛。好的电视节目看不全,心情沮丧。经常找电工讲理、吵架。
近几年国家的政策好了,电力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了。计划检修提前公告,线路和设备故障都能在承诺期内尽快修复。
随着农网改造,同网同价,户户通等民生工程的推进。电压合格了,电价下降了,用电流程透明了,供电可靠性提高了,职工素质上升了,百姓受益了。
现在我们普通老百姓每年都能经常接到供电所的邀请参加座谈会。在供电所组织的行风测评、征求意见书、客户监督员、所长接待日、千家万户大走访等活动中有力的解决了当地用电的难点与重点。为客户发放安全用电、规范用电、用电知识的宣传单和宣传册。使每户居民都能用上安全电、满意电、放心电、合格电。
通过优质的服务、安全的管理、坚强的电网。供电企业为我们国家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每名电力职工都是光明的使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百姓的满意。(肇东地区:王勇)
责任编辑:李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