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五常市特教教师张春艳: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3-03-04 15:39:44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4日讯 (记者 顾硕) “大家要带着昊昊一起玩儿,宁宁在地上捡到脏东西要记得洗手,等张老师给志国喂完药,就陪大家上手工课……”3月4日,当记者准备采访五常市特教教师张春艳时,被眼前这幅忙碌的场景所感动了。

张春艳和她的孩子们。资料图

  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孩子们对张老师的依赖与信任,张老师的耐心与呵护向孩子们传递着最真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友爱的温情、师爱的睿智、父爱的豁达、母爱的毅力。

  翻开张老师的教案,第一页写着“为什么我的眼睛常被温情溢满,因为特别的你总需要我特别的疼爱……今生伴你走过花季,帮你聆听心声,你笨拙的手势画出了我的无悔人生!”

五常市特教教师张春艳。资料图

  这饱含深情的文字是特教教师张春艳对残障儿童最真挚的爱,是张老师对特教事业的心灵告白。

  特教工作的苦与涩

  又是一个美丽的秋天,开学的日子到了,张春艳接了一个新培智班,家长和孩子们挤满了教室。她仔细做记录,详细了解孩子的情况。

  刚到这个陌生的环境,孩子们非常不适应,哭的,闹的,跑的,跳的,什么样的都有。她一个个的抚慰,就像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渐渐孩子们平静下来了,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天。

  这个班一共有8个孩子,一个是非常淘气,天天尿裤子的胡柏宁;一个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唐氏综合症儿童唐志国;一个是孤独症儿童平昊;一个是脑瘫儿童张洪德……“他们身为残疾孩子已经很不幸了,但他们的家庭多数也是不健全的,这几个孩子的母亲有四个是精神病患者,从小他们就失去了母爱,这是一群让人心痛、让人心酸的孩子。”张春艳哽咽说道。

  他们是不幸的,可他们又是幸运的,是张老师那颗慈爱的心,弥补了他们那份残缺的爱。

  班主任的酸与痛

  接下来的日子,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踵而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唐氏综合症儿童唐志国让张艳春又多了一份工作,她要每天按时给孩子服药,细心的照顾他的日常饮食起居。

  一天下午,在课堂上,唐志国突然心脏病发作,脸色青紫,浑身发抖,呼吸困难。唐志国害怕的紧紧依偎在张老师的怀里。张春艳等孩子稍微缓和了一些,赶紧抱孩子向医院奔去。

  九月的秋天,刚下过大雨,冷冷的寒风,吹打在张春艳瘦弱的身上,也吹打在她的心里。她有些力不从心,但还是坚持把孩子抱到了百米外的路口,坐上了车,及时送到了医院。在医院里,张老师紧紧握住孩子的手,陪护着孩子。那时的张春艳心里流着泪,脸上却带着温馨的微笑……

  就这样,每天张春艳很早来到班级,笑着给孩子们洗小花脸,笑着整理他们穿错的衣鞋,笑着换掉他们弄脏的衣服……张春艳指着悬挂在黑板旁边的一张照片,幸福地说:“这是我们班的全家福。”

  她用那阳光和自信的心看护着这个班,努力营造着家的氛围。

  特教工作的喜与乐

  经过两年的训练,她教的学生,大部分有了基本的日常自理能力,甚至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洗鞋,让这些有着特殊孩子的父母得到片刻安宁和些许的微笑,这也让张春艳收获着一份喜悦。

  一路走来,有欢笑,也有泪水。“只要让这群残疾儿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再艰辛的工作都值得。”她坚信。

  同样是老师,虽然没有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但为折翼天使付出的艰辛,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会让她感到快乐、幸福。

  采访结束时,正是张春艳给孩子们发水果的时间,张春艳和孩子们围成一团,一只小手伸在张春艳面前,甜甜地说:“张老师,先给你吃。”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教室窗台上的几盆花含苞待放,象征着希望……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