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去年冬天我省降下50年来最多雪 降水量创1961年以来之最
2013-03-05 09:02:19 来源:生活报  作者:曲显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5日讯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全省“频雪”之势贯穿始终。据省气象部门统计,我省这个冬季的降水、最大积雪深度都创下了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之首,而去年11月11日,鹤岗更是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特大暴雪天气,这也只是我省降雪“强势”的一个缩影。

  一个孩子开心地在雪地上奔跑。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冬季降水量与积雪深度双创纪录

  回想这个冬季,频繁的降雪让人印象深刻。一组气象数据显示,这个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53.2毫米,比常年多了109%,创下了1961年以来历史之首,尤其鹤岗市区、双鸭山市区的降水量更是超过了100毫米。比较各月份,降水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去年11月,当月全省有29个气象台站的监测结果创下了历史极值,累计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多了186%。此外,去年12月和今年2月的降水量分别是1961年以来的历史第4位和第5位。

  因降雪频繁,积雪随之不断加厚。截至2月末,全省平均最大积雪深度达到27.1厘米,比常年多了14.9厘米,高居历史第1位。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大积雪深度在15厘米至40厘米之间,而鹤岗市区的积雪最厚时甚至有半米深。

  鹤岗强降雪入选国内十大天气事件

  去年11月,我省鹤岗遭遇了1955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特大暴雪天气,并入选2012年国内十大天气事件。

  “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雪!”记得去年11月12日,记者拨通鹤岗市气象台电话采访时,值班预报员重复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这场降雪过后,鹤岗市累计降水量达到了64.5毫米,地面积雪最深超过半米。交通严重受阻,市区一度停电,城市供暖、供水均受到影响。

  “鹤岗为何会下这么大的雪?”对于很多人的疑问,省气象部门专家解释说:“鹤岗市地处小兴安岭余脉,地势西高东低,南来暖湿气流在北上的过程中,受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产生喇叭口效应,暖湿气流强迫抬升,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降水强度明显加大。因此,此次降雪中鹤岗受灾最为严重。”

  去冬我省出现4次寒潮天气

  据省气象部门统计,这个冬季,全省的平均气温为-17.2℃,比常年低2.6℃,排在1961年以来历史第4位。除去年11月气温正常外,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分别比历史同期低了4.3℃、2.8℃、3.4℃,这三个月份分别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3位、第9位、第7位。统计显示,我省冬季日的最低气温达到-30℃、甚至更低的日数有21天,比常年多10天。而北部林区大部则多达31天至84天,三江平原大部、松嫩平原大部、牡丹江大部在1天至38天。

  气温起伏不定也是这个冬天的一大特点。据统计,这个冬季我省共出现4次寒潮天气过程,分别为去年11月28日至30日、12月4日至6日、12月21日至23日和今年1月31日至2月2日,48小时降温幅度达到了8℃以上。

  气象专家分析说:“这个冬季我省出现多次降温天气,其特点是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低温日数多,还有地域分布不均。”查看气象记录发现,去年12月初,我省的大部分市县的日最低气温就达到了-25℃,而且低温的持续时间也比历年同期偏长,且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地区。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