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7日讯(关立民 记者 赵海)大兴安岭地区依托神州北极、神奇天象、神秘源头的地域优势,已成为中国北方生态旅游新兴区。2012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数35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20%。
漠河冬季旅游。关立民 摄
据了解,大兴安岭借助"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大湿地"的金字招牌,全区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均保持了35%以上的增速。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斥资1000多万元聘请全国顶级规划机构,精心编制了《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概念性规划》等一批冰雪旅游产品规划,形成了以规划启动项目、带动资金建设的发展格局。
大力度改造基础设施,高品位建设景区景点。按照“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近两年来,投入资金10多亿元用于漠河机场建设和加格达奇机场改扩建工程,投入近6亿元建设的漠河国际会议中心等五星、四星级酒店项目相继投入使用。重点对北极村风景区进行了综合改造,完善了北方民俗风情园,修建了北极村观光木栈道,新建了5栋国内一流的木制别墅。投资1亿多元建设的大兴安岭寒温带植物园已投入运营,填补了我国没有寒温带综合性植物园的空白。
初步构筑了大兴安岭旅游目的地的主体框架。精品景区伴生黄金线路,大兴安岭地区重点推出了穿越兴安岭——找北游,畅游黑龙江——界江游,黄金古驿路——自驾游,体验大冰雪——极地游,走进鄂伦春——民俗游五条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线路。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