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大兴安岭打造“四大”绿色产业基地 2012年实现产值24.2亿元
2013-03-08 10:56:3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立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8日讯(关立民 记者 顾硕) 领军全国绿色产业发展的黑龙江大兴安岭,转变发展视角,重点打造“四大基地”,重点推进12个绿色食品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10.2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

 
百盛蓝莓。(资料图)

  打造蓝莓生产加工基地

  大兴安岭野生蓝莓资源十分富集,分布区面积达到782.5万亩,蕴藏量8.76万吨,允收量4.71吨,被誉为“中国野生蓝莓之乡”。近年来,大兴安岭加大了野生蓝莓保护力度,集约化试点经营面积达到1025公顷,平均每亩增产15%左右,2011年野生蓝莓原果每斤售价达到了25元。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基础上,加大了人工蓝莓种植力度,建立了2个组培生产基地,4个扦插生产基地,蓝莓种苗繁育能力达到500株,人工种植蓝莓1.2万亩。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了蓝莓产业化进程,大兴安岭林区已有北极冰、超越、依莓等蓝莓生产加工企业24家,开发出蓝莓冰酒、果干、果糕、花青素提取物、软胶囊和口服液等十大类160多种产品,产品不仅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黑木耳。(资料图)

  打造有机黑木耳生产基地

  优良生态环境,独特的冷凉优势,使黑木耳增添了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远高于其它地区的同类产品,特别是胶原含量高出了20倍以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成标准化木耳养殖基地66个,6370亩,木耳养殖规模达到了2亿袋,平均每袋利润1元钱,形成了较为成型的麦饭石和小孔单片养殖技术,尤其在木耳菌袋中添加以麦饭石为主要成分的菌物生长促进剂,生长出的黑木耳富含锌、铁、硒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每袋产量提高了30%。2012年完成食用菌养殖19691万袋,10万袋规模以上的基地64个,从业人员10654人。食用菌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成为百姓的致富产业。

珍贵中药金莲花。(资料图)

  打造野生中药材保护利用基地

  大兴安岭是我国寒温带天然药库,野生中药材之乡,药用植物600余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药材20多种,野生药材贮藏量高达200万吨,市场价值在10亿元以上。近几年,已建成黄芪、原麝、草苁蓉3个省级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总面积达12万公顷。聘请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中国药典委员会完成了黄芪、五味子、苍术、赤芍4种野生药材的品质鉴定,叫响了大兴安岭是野生药材品质最优良地方的品牌。

  打造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

  大兴安岭地处黑龙江第6积温带,是理想的高纬度马铃薯繁育区,其综合试验站被列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31个综合试验站之一,是黑龙江唯一进站单位。近年来,大兴安岭不断加大马铃薯产业的培育力度,重点推广了早大白、尤金、鲁引一号、中暑一号等适应大兴安岭栽培的优良脱毒马铃薯品种,注册了“兴佳”、“嘉丰”牌种薯商标,建成了34家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以丽雪精淀粉公司为龙头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年精淀粉加工能力2万吨。如今,大兴安岭林区马铃薯、商品薯种植面积已达10.8万亩,产量21万吨。并与内蒙古兴佳薯业有限公司展开了积极合作,在大兴安岭建设2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基地,4万亩原料基地和2万吨淀粉加工厂。

责任编辑:李逢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