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农民手中110多亿斤玉米待售 黑龙江采取措施破解难题
2013-03-09 21:56:35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9日讯(记者 李博)针对近期天气转暖较快、玉米市场价格下滑、农民急于出售、收购任务重、时间紧等实际情况,9日,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紧急组织动员全省上下集中精力、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切实破解农民待售玉米坏粮、减收等潜在风险,支持农民备春耕生产。 



全省玉米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2012年我省玉米再获大丰收,总产量达到577.6亿斤,同比增加42.4亿斤。受台风、雨雪等异常天气影响,玉米水分较大和收获成本增加、市场购销难度较大等实际情况,国家对我省出台了玉米临储收购调控支持政策,搞活玉米流通、保障农民丰产增收。

  自秋粮收购以来,玉米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购销同步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进度明显快于上年。截止目前,全省玉米收购390.9亿斤(其中政策性收购109.3亿斤),占商品量的77.8%,同比增加130多亿斤。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农民手中需出售的玉米还有110多亿斤,且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一些交通不便、比较偏远地区农户手中还集中了大量高水分玉米没有出售。随着近期气温转暖加快,如不能及时出售,存在农民坏粮、减收等潜在风险。

  


  



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胡东胜在会上讲话。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对于当前我省玉米收购形势,省粮食局局长胡东胜分析认为,一是市场购销不旺。全国粮食丰收,玉米进口量增加,玉米粮源充裕,销区来我省采购的客商锐减,市场购销不活跃,影响了我省玉米销售。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新粮收购以来,我省玉米通过铁路发运99.2亿斤,同比减少42.4亿斤。二是市场购销价格走低。新粮上市以来,我省玉米市场价格主要由深加工企业引领,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玉米下游产品市场需求偏弱,春节后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不断下调,导致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目前玉米市场价格已同国家临储价格接轨。三是部分农民惜售、收购期拖后。一些农民担心卖早了吃亏,前期待价不卖、惜售观望,致使收购期拖后,部分玉米集中积压在局部地区。近期气温回升较快,农民手中待售玉米坏粮风险增加,开始急于销售变现。四是部分地区工作不到位,增加了收购难度。如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户不了解政策性玉米收购水分等质量要求;个别收储库点执行政策有偏差,有的没有及时启动收购,有的只收潮粮不收干粮,有的仓容收满后即关门停收,直接影响了粮食收购进度。

  关于如何抓好当前玉米收购,努力实现农民余粮顺畅销售、卖好价、有收益、得实惠。会议要求,在继续落实好前期国家已出台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基础上,所有的玉米收购库点,要做到不限收、不拒收、不停收,干粮与潮粮同时收;仓容不足的库点,可以做席穴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烘干能力不足的,要采取租赁与委托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全社会烘干能力。对收储能力确实不足的市县,可由当地粮食、农发行、中储粮直属库共同提出增设收购库点的意见,逐级报省里,省有关部门将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接到书面报告后的1日内作出答复。完善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所有的收购库点自启动收购之日起,不得以任何理由停收,切实满足农民及时出售玉米余粮的需要。承担政策性粮食收购任务的库点要严格执行质价政策,不得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也不得提级提价损害国家利益。切实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让农民得实惠。  


  在服务措施上,会议要求,全省各市县政府要组织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和乡镇政府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抓好当前玉米收购工作。公安部门要维护好农民送粮秩序和社会治安环境;交通部门不得到村屯强收农民运粮车辆道路管理费,不设卡、不堵截、不罚款,开辟农民卖粮绿色通道;电力部门要确保充足的电力供应,以满足农民玉米脱粒和企业烘干用电的需要;乡镇政府要及时清理道路积雪,畅通农民售粮道路。要组织粮食等部门和乡镇政府帮助指导农民抓住近期夜间温度相对较低的有限时间抓紧脱粒,动员指导农民利用道路、庭院、粮库晒场等晾晒玉米,降水卖干粮,增加农民卖粮收入;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粮食部门及收储库点延伸服务,选派质量检测人员深入到村屯、农户,对农民待出售的玉米进行初步检验,根据质量情况送交,防止退车;也可动员农民送样到收储库点进行初步检验。

  会议还要求,对农民出售符合质量标准的玉米,坚决做到昼夜敞开收购,不拒收、不限收,确保农民当日送交当日接收;合理增加清理、筛选设备,为农民销售合格玉米提供方便;不得违反规定擅自提高收购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停收或拖收;要多开头、快流转,提高接卸效率,减少农民排队等候时间;收粮铺垫资金要及时到位,及时为卖粮农民结算粮款,农民要现金给现金,要转账给方便,坚决杜绝“二次结算”,让卖粮农民满意。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已经准备就绪,按照“小额勤调”的原则,按日监测资金头寸,向中储粮开户企业提供3—5天的铺底资金,确保收购资金不脱节、不断档,满足玉米收购需要。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