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1日讯 油绿绿的韭菜已到收割时节,满棚里透着韭菜的清香。“今年收成好,韭菜棚内批发价每公斤5元钱,10个韭菜棚,一茬就卖4万余元。这么好的收成,还真得太感谢供电所的师傅了。”3月5日10时,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马桥河镇幸福村,韭菜种植户马连军感激地告诉笔者。
马桥河镇素以生产早春韭菜闻名,该镇借助于“绥穆新城”产业园区建设,主打蔬菜绿色牌,走农业特色路,率先建成200余栋温室大棚。2013年春节过后,该镇早春韭菜产量达70余万斤,产值达130余万元,已成为牡丹江东部地区韭菜生产基地。
蔬菜产业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持,棚内抽水灌溉、棚室加温都需电。为了保障菜农基层工作生产期间安全可靠用电,牡丹江电业局马桥河供电所在所长温永泉带领下,深入蔬菜园区巡查供电线路,走访菜农,了解用电需求。
“今年韭菜长势真好,用电方面有啥困难吗?”走进马连军蔬菜大棚,温永泉详细询问蔬菜生产及用电情况。
“今年韭菜长势好,电力保障,水量充足、棚内温度适宜,韭菜丰收卖上了好价钱。”马连军对电工师傅说。
“用电方面没问题吧?”“没问题!当初电动卷帘机出现故障,你们帮助修好后,就一直很顺畅。电泵、电灯、电暖设备用电都很正常。”
走出马连军韭菜大棚,附近的几位菜农看见电工师傅来了,很热情地过来攀谈,“现在用电真方便,保温保湿保丰收呀!以后用电遇到问题,我们肯定会打电话的。”
11时20分,天气渐渐转暖,田野里的雪已渐渐融化,乡间小路变得异常难走,但想到菜农脸上洋溢着的喜悦笑容,电力员工满身的疲惫顿时消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