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新村社区“来电”生活美如画
2013-03-11 15:50:3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吴金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1日讯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多年来,很多农民都有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如今,这样的梦想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谷盈社区已经逐渐变成了现实。

  “开展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环。新农村城镇化水平越高,对电力的依赖性就越强,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的新农村发展过程中,电网的基础性作用将更加凸显。”3月10日,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谷盈社区,社区宽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成文开门见山地介绍说。

走进园区检查用电设备。吴金良 摄影

  新村社区“来电”生活美如画

  雪后的东北大地,天瓦蓝,云轻盈。3月10日,笔者跟随黑龙江电力公司牡丹江电业局绥芬河供电局党支部书记李春耕一道,来到了黑龙江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社区——谷盈社区采访。

  “今天社区取暖锅炉出现点问题,村民取不上暖那可是大问题。”走进谷盈社区,社区宽沟村党支部书记夏兆春、副书记李成文都在取暖锅炉房内忙碌着。

  据李成文介绍,谷盈社区是由宽沟村、来盈村和永胜村三村合村而成,实现社区式管理模式,村民可以享受资源共享,社区内有广场、娱乐场、蓝洋生态园、村民家家住在暖气楼内,幸福生活别样甜。

  路还没通电就进来

  “出门有路灯照亮,与城市没啥两样”。这是多年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即将变成现实。2010年9月8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谷盈新村建村工程举行奠基典礼。

  谷盈新村开工建设前,新村建设期需安装一台315千伏安临时变压器,由牡丹江电业局绥芬河供电局负责对新村建设用电施工。施工时,由于新村道路尚未修整,道路泥泞,吊车、运输车等大型设备都不能接近现场,电力施工人员肩拉背扛,通过争时间、抢速度,利用“凌晨工作法”,早起晚归抢工期,提前完成了临时用电安装工程。

  建设初期,因部分电力线路在新村规划范围内,需进行电力线路移设,在移设的同时还需将新村临时用电接到现场,10天工作量,施工人员仅用6天就完成了变压器新建和线路架设。

  一期土建工程结束后,绥芬河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重点新农村形象工程,全村实施无架空线路工程,入户需要敷设电缆线入户。当时,天气已经逐渐寒冷,村民着急入户。为了赶工期,电力员工早上五时施工到晚上二十时左右,为加快施工速度,施工队雇来两台挖掘机,挖电缆沟。并分设两个组铺设电缆。一个组挂电度表。经过20多天辛勤工作,共挖掘土方2万多立方米,新设箱变两处,铺设高低压电缆1.2万延长米,新装表能表计100余处。

  富民强村用电跟进

  2012年11月7日,是谷盈新村农民喜悦的日子,经过长达两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崭新的、具有集中供暖功能的平建区与插建别墅群格局的现代化新农村落成,电气工程相继完工,合闸送电后,村民开始陆续回迁。

  百业欲兴,电力先行,从原宽沟村迁址移村到新村建设一期工程竣工,无不挥洒着电力工人的汗水。随着宽沟村、菜盈村、永胜村先后落户谷盈社区,招商企业不断涌入,社区村民开始了以副养农的经济转型,先后建立了温室大棚、特产养殖、地栽木耳、农副产品深加工。村办企业不断扩大,村内原有变压器开始满负荷运行。2013年伊始,谷盈社区急需投入一台新的变压器,为此,夏兆春来到绥芬河供电局,请求供电企业给予大力支持。绥芬河供电局局长陈海东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了“惠农服务工程”,要求营业工作人员现场办理谷盈新村增容用电事宜,仅用1天,就办理了谷盈新村用电增容手续。

  谷盈新村电力工程建设和供电企业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得到了绥芬河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园区发展用电放心

  走进谷盈社区蓝洋生态园区,迎面而来的是热浪而绿葱葱的园林植物,这与室外白皑皑的原野形成了鲜明对比。

走进园区了解园区生产情况。吴金良 摄影

  走进生态园区,该园负责人王俪冬便热情地与当地供电局的工作人员打着招呼,熟热程度可见一斑。得知笔者了解新农村产业园区供电服务方面的工作,王俪冬兴致勃勃地带着笔者参观了整个园区。王俪冬告诉笔者,2012年11月16日园区一期工程竣工,按设计规划园区总面积达7000余平米,一期工程已建成4000余平米,园区内全部采用自动化控温控水设备,因此,园区对用电要求极高,园区内无土栽培的绿色植物,如果停电超过半小时,枯水的植物将全部掉蕾落花,影响极大。

  “好在电力部门服务到家,供电服务人员经常到园区检查自动控温用电设备,园区内曾发生过一次停电事件,当时园区工作人员非常着急,但经了解是谷盈社区出现的停电事故,而非供电部门造成的停电,但对园区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李春耕表示,园区可派专人前往供电局协商双电源用电事宜,也可以考虑为客户配备自备柴油发电机,以备突然停电的急时所需。

  走出生态园区,天已经擦黑了,此时,一帮小学生刚从送子车上下来,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往家里走去。“现在农民生活越来越城镇化了,孩子们每天都有校车接送,午饭时在学校就餐,学生自掏一元钱,其余不足之外由村里给予补助。”李成文充满自豪地说。

  走出谷盈新区,天已经完全黑下来,回头眺望这座隐身在长白山余脉深处的农村新区,已然是万家灯火。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