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3日讯 3月12日,大庆日报维权团接到举报:九区批发市场干调区商服门店有人销售“黑豆腐皮”。当日,维权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并会同工商部门进行了检查。
问题豆腐皮、粉丝近千斤。
暗访 百余袋豆皮杂乱堆放 包装袋上难觅保质期
12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举报人所说的豆皮干调店。在不足40平方米的店内有三分之一区域摆放着粉条、豆皮等产品,屋内的潮气很重,成袋的豆皮和粉条就混乱地摆放在地上。
见到有人来买货,经营户问:“我家有粉条、豆皮、淀粉,你想要点什么?”当得知记者想买豆皮后,经营户热情地说:“都是新上的货,15元一袋,如果批发还能便宜。”
记者随手拿起一袋豆皮,仅在封装袋表面看到用黑笔标注的“2013.3.11”字样。“怎么没有保质期?”记者问。经营户立刻回答:“这就是11号来的货,一般保质期都在15天左右,放心吧吃不坏,周围小吃店都在这儿买。”
这家店的屋子是复式结构,还有一处地下室。记者本想到地下看看,但被经营户拒绝了。
出了这家门店,记者又来到隔壁一家干调店。这家店的情况与上一家基本相同。
检查 地下室内“别有洞天” “黑豆皮”结伴“黑粉丝”
记者暗访后,与高新区工商分局高新工商所取得了联系,工商人员当即与记者对此事进行了核实检查。
工商人员在两家干调店检查时发现,店里卖的豆皮有一半以上未标注生产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属于“三无”产品,经营户现场未能提供进货票据。
“这些豆皮是一些散货批发商送上门的,我当时进货时也没认真查看清楚。”当执法人员要求店主出示相关豆皮的检验合格证明时,经营户借口推脱,想逃避处罚。“都什么人来买啊?”记者问。“啥样人都有,麻辣烫店用的比较多。”经营户回答。
工商人员随后又来到地下室进行检查。借着微弱的灯光,工商人员发现,地下室卫生环境更差,销售的豆皮、粉丝与生活用品、厨房用品混合摆放在一起,空气中还弥漫着难闻的味道。工商人员当即通知经营户,按照《食品安全法》,所售食品必须要离墙15公分摆放。
在地下,不仅豆皮存在大量问题,粉丝也存在问题。脏兮兮的地上,可以看到大量散落的预包装透明塑料袋。经营户见此景马上狡辩:“这些塑料袋是向厂家要的,如果粉丝袋坏了,可以用它替换。”在查看袋装粉丝时,工商人员发现袋口不是没有生产日期,就是日期模糊不清。
执法人员随即查扣了两家干调店存在问题的豆皮和粉丝,便于下一步进行调查处理。据执法人员统计,两家店的“黑豆皮”和“黑粉丝”加在一起应该有千余斤。
提醒 想买安全的豆皮?先看外包装,再看颜色
高新工商所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豆皮时要认真查看产品的外包装,看是否标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内容和QS标志,一旦发现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应立即向工商部门举报。
如何挑选优质豆腐皮呢?工作人员表示,优质豆腐皮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颜色和厚度均匀一致,表面有光泽,质地紧密细腻,用手轻轻拉一拉,会感到富有韧性,软硬适度,表面不粘手,闻起来有着豆腐皮特有的清香味,尝起来微咸。
而质量较差的豆腐皮看起来是深黄色的,色泽暗淡,质地粗糙,手感韧性差,薄厚不均,闻起来时,那种豆腐皮特有的香味很淡,甚至会有些异味。